⑶ 我国具有适合OA生存的土壤。唐宋时期题壁诗之多,正是当时诗歌创作繁荣的具体体现之一。从众多通过题壁而成名并流传千古的诗歌中,从无数唐宋人对题壁活动的钟爱之情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我们的历史文化中,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蕴蓄着一种以传播交流为目的,不以商业利润为准绳的价值取向;也包涵一种追求信息资源免费共享的文化理念;还存在一种通过促进交流以增强效用的思维方式。文化是具有传承性的,早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的基因是不会改变的。民族的历史与个性充分说明,我国具有非常适合OA生存的土壤。尽管从现阶段来看,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OA还落后于西方,但是我国人们对互联网的接受速度非常快,中国已经成为目前拥有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据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7] 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科教兴国和教育强国政策的不断实施,OA运动在中国必将蓬勃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 谭从容,图书馆学OA期刊搜集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7(2):81
[2] 肖冬梅,开放存取运动缘何蓬勃兴起[J].图书情报工作.2006(5):128-129
[3] 史卫,唐诗传播初探[J].唐都学刊.2004(11):14-18
[4] 刘金柱,中国古代题壁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瞿明刚,满壁存亡俱是梦——唐代驿站题壁诗的审美关照[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4(1):30-33)
[6] 吴承学,论题壁诗—兼及相关的诗歌制作与传播形式[J].文学遗产.1994(4):8-9
[7] http://www.cnnic.net.cn/index,200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