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龚自珍的尊史说
龚自珍的尊史说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黄开国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龚自珍 尊史 宾宾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龚自珍的《乙丙之际塾议》所表现出来的观念,钱穆以为“实承章实斋六经皆史之说”,[11]的确,龚自珍早年治学合一论的基本观念都来自章学诚的《文史通义》。章氏在该书第一篇《易教上》开门见山就说:“六经皆史也。……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12]“古之所谓经,乃三代盛时,典章法度,见于政教行事之实,而非有意作为文字以传后世也。” [13]“诸子百家,不衷大道,其所以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者,则以本原所出,皆不外于周官之典守。” [14]尽管龚自珍在著作中没有提及章氏,但是,章学诚的这些论说无疑是龚自珍治学合一论重要理论来源。钱穆又指出:“实斋之倡六经皆史,与常州庄氏所谓‘寻先圣微言大义于语言文字之表’者,同为一时之孤径……定庵之学虽虽相传以常州今文目之,而其最先门径,则端自章氏入,亦以章氏学之与常州,弱略其节目,论其大纲,则同为乾嘉经学之反响,故游其樊,而得相通也。”[15] 这就道出了龚自珍后来所以欣喜接受《公羊》学的思想原因。

  但是,龚自珍早年对史的观念还存在理论的不协调,有时以史与学为同一概念,有时又以群史、太史之言与公卿、师保、大臣之世言相分别,但是,龚自珍治学合一论包含着史与治的合一,却是不可否认的。更进一步的推论,由学与治、道、法、礼的合一,也可得出史与治、道、法、礼的合一,这实际上已经蕴含着史无所不包的观念,只是龚自珍在早年还没有将其明确化,后来才将这一观念明确的发挥了出来。

  二、史无所不包

  龚自珍是在《古史钩沉论二》中较为集中的明确阐发这一观念的。他说:

  周之世官大者史。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史之外无人伦品目焉。史存而周存,史亡而周亡。殷纣时,其史尹挚抱籍以归于周,周之初,始为是官者,佚是也。周公、召公、太公,既劳周室,改质家跻于文家,置太史。史于百官,莫不有联事,三宅之事,佚贰之,谓之四圣。盖微夫上圣叡美,其孰任治是官也?[16]

  龚自珍说史官是周代的世代大官,未必合于周史的实际,至少在《周礼》等典籍中找不到这样的证据。但是,龚自珍以史之外就不存在语言文字,也没有人伦品目,这是很明确的史无所不包的观念。他以周改殷之质,立文家之法,始置太史,这是《公羊》学的改文从质说。以太史出于周代,为改文从质的产物,这是以殷代质朴,文备不足。龚自珍用改文从质说来说明太史的出现,可能不合于历史的真实,但是,其中包含着一个极有价值的观念,这就是历史是发展的,发展是从质朴到文明的进步,作为文明记录的太史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

  太史与史在龚自珍的思想中是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两个观念。太史是周代记录历史的职官,史则指代所有记载社会文明在内的历史。太史出现在周代,但是,史在周代以前就早已经存在,从有人类文明以来就有史的存在。所以,龚自珍又谈到周代以前的夏史、殷史。但是,夏史、殷史在孔子时就已经多有遗忘,孔子以周郁郁乎文哉,故龚自珍言史以周为代表。所以,龚自珍所说的史,指的所有社会文明在内的历史记载,而不是指传统四部分类法中所说的史。传统四部分类法的史只是四部之一,而龚自珍的史是无所不包的。将龚自珍所说的史仅仅视为四部之一的史,就无法理解史的无所不包。

  由史是无所不包的观念,龚自珍在《尊史》中提出尊史论。史无所不包已经为史所以尊提供了依据,所以,龚自珍言尊史重在尊史的如何实现。他提出,“史之尊,非其职语言、司谤誉之谓也,尊其心也”。而心之尊,在于“善入”与“善出”。关于“善入”:

  何者善入?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皆知之;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口守,皆知之。其于言礼、言兵、言政、言狱、言掌故、言文体、言人贤否,如其言家事,可谓入矣。[17]

  关于“善出”:

  何者善出?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口守,下逮吏胥之所守,皆有联事焉,皆非所专官。其于言礼、言兵、言政、言狱、言掌故、言文体、言人贤否,优人在堂下,号咷舞歌,哀乐万千,堂上观者,肃然踞坐,眄睐而指点焉,可谓出矣。[18]

  龚自珍所说的“善入”、“善出”,分别指史的“实录”与“高情至论”而言。“善入”要求对史的客观实录,不能有人为的主观臆见;“善出”又要求跳出事实的局限,带有记录者高情至论的识断。龚自珍认为史不“善入”,就不是实录,而“必有余寱”;史不“善出”,必无高情至论,而“必有余喘”。所以,龚自珍所说的“善入”与“善出”是一对矛盾,尊心是要求史官从二者之中寻找到合理的张力,使史成为既是实录,又有高情至论的著作。在尊心的“善入”、“善出”之外,龚自珍还有所谓“大出入”:“何者大出入?曰: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19]这是说为史的目的,在于由史明道,即出史入道。史所以尊,就在于史是明道、入道的必须。

  史所以是明道、入道的必须,与史的无所不包是分不开的。龚自珍无论是论“善入”,还是论“善出”,都谈到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言礼、言兵、言政、言狱、言掌故、言文体、言人贤否等,这些都是史的内容。龚自珍通过列举的这些方方面面,是要说明史不是人类社会的某一方面,而是社会生活的全部。所谓的道就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离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无所谓道,所谓出史入道的根据就在于此。而这也是龚自珍要尊史的根本原因。

  从史的无所不包,龚自珍将史的地位推举到一个至高无上的高度,以史关系国家、家族生死存亡:“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20]这是对史极为尊崇的观念,是对一直以来的史不如经的传统看法的颠覆。这样的看法绝不是经学的观念,尤其不是今文经学的观念。

  三、 史为宾说

  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四》中,提出了史为宾说的“宾宾”之说。龚自珍此说是他尊史论的另一体现,史无所不包是横向的尊史说,而宾宾则是纵向的尊史说。

  宾宾说的出发点是历史与文化都是发展的,没有一个王朝可以永世常存,“夫五行不再当令,一姓不再产圣。兴王圣智矣,其开国同姓魁杰寿耇者,易尽也。宾也者,异姓之圣智魁杰寿耇者也”。[21]宾相对主而言,是指新王朝的异姓圣智魁杰寿耇。宾虽生于本朝,又在本朝为官,但是,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谓“故夫宾也者,生乎本朝,仕乎本朝,上天有不专为其本朝而生是人者在也。是故人主不敢骄” 。[22]宾宾说涉及到君主与外臣的关系问题,包含有君主应该像对待宾客一样礼敬异姓圣智魁杰寿耇的含义。而异姓圣智魁杰寿耇在新王朝的命运如何,是否可以享有宾客一样的待遇,是由人主能否宾宾所决定的: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是由河北体育学院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体育学术刊物,双月刊,96页,国际标准开本,刊号:ISSN1008-3596CN...
电子器件《电子器件》
《电子器件》(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东南大学主办。本刊主要向国内外介绍有关电子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和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季刊)创刊于1986年,由西安石油大学、全国石油高等院校图书馆协会和陕西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以繁荣高校图书情报专业理论...
建筑科技《建筑科技》
《建筑科技》杂志,于201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2135/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设备与工艺...
现代实用医学《现代实用医学》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于199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3-1268/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临床研...
黑龙江财会《黑龙江财会》
《黑龙江财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国家财会法规,普及财会知识,交流工作经验,面向基层,为全省财会工作和财会人员服务。 《黑龙江财会》杂志现已停刊,具体复刊...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