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生命早期的无助使她需要以幻想的无所不能来对过去加以补偿。但是内化于心的无助感受时刻都会对她形成攻击,所以当她在展示自己“伟大”一面的同时,又时刻不被现实的孤独与无能所威胁。如“人家都上大班了,你没上大班,你所有的学习不好”,“妈妈不搂你睡觉了”还有“爸爸、姥爷都不喜欢你了”。游戏中那个不会涂色、不会识字、扔掉书包、撕烂本本、没有奖励、不讨人喜欢的人物,实则是现实中毛毛无能的真实写照。 在反馈中流露真情和自知 随着不良体验的释放和全能感的补偿,在一次次描述行为和反馈情感的治疗中,毛毛在游戏中的表现多了几分真情与理智,游戏主题也更加趋于治愈性。如游戏结束,第一次主动把玩具放回原来的位置。离开治疗室之前,毛毛愉快地与每个游戏中“伙伴”再见。还有当游戏中的女儿和妈妈被分开时,毛毛真情落泪,抒发母女之情。整个治疗过程中,妈妈的角色在游戏中多次出现,但以前更多的是一个“坏妈妈”,她让女儿感到恐惧、无助、不完美甚至是被抛弃的威胁,但是另一个“好妈妈”或类似具备母性关怀的角色正在越来越清晰的展现在游戏中。如在第18次游戏治疗中毛毛扮演的慈爱的医生,还有在19次游戏治疗中毛毛又成功地扮演了一个个出色地照顾孩子们的好妈妈,妈妈给他们晾水、喂水,还用温和的语言安慰失落的孩子,帮孩子寻找丢失的杯子等。这些都有力的说明毛毛正在向一个自信积极且富有能力的游戏角色发生转换。
(二)感统训练过程
1、在示范、讲解的同时,加强动作辅助
毛毛的大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发展滞后,而且还存在某些感觉的异常。在感统训练的初期,目的就是让在毛毛接受感统训练环境和训练项目,在示范和辅助中降低活动的难度和要求,感受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尽量减少和避免因训练而带来的挫败感。单纯用语言对毛毛提出的动作要求毛毛很难理解,因此在每一个感统活动项目上,我必须首先示范、讲解,对于毛毛不符合要求的姿势和动作还要再次加以提醒和必要的动作辅助,与此同时对毛毛表现的任何微小的进步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 在反馈感受的基础上,提出要求,引导注意 毛毛在接受感统训练的过程中,几次因为其他小朋友来到感统训练室而使训练不能正常进行。总结经验教训,一方面,固然要以以实际的行为试图避免和制止毛毛对他人进行攻击。另一方面,也应该把相当的精力放在对毛毛感受的承认和对毛毛注意的引导上。如一次我对其“不让他们玩”的感受予以反馈和承认,同时以“他们都不会玩‘小蘑菇’,只有毛毛会玩”激发她进入自己一向比较喜欢的插棍活动,看到毛毛仍然分心,于是我提出“把相同颜色的小木棍放在一排”的要求,毛毛不仅关注我提出的要求,而且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出声的自言自语“我是绿色的小狗,我去哪呀”“错了”“绿的找见绿的”“它是蓝色的,不能和绿色挨在一起”等。显然毛毛的活动专注了好多,对陌生人的反映也不再那么强烈,虽然在插棍期间几次对我说“不让他们玩这个”“不让他们玩那个”“他们玩得不好”等等,但对他人进行身体攻击的倾向显然减少,有两次想用脚踢邻近的小朋友,我只要稍加制止就停止了。整个训练时间毛毛共进行了三次插棍活动,且每次都能把全部的小木棍(91个)逐一插进小孔,其中一次持续注意时间达到19分钟之久。 提供自主机会,实施分步训练 在对毛毛进行感统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训练项目的任何形式的强加,不仅不会有预期的训练效果,而且训练本身也会让毛毛觉得缺乏安全,训练积极性不高。从我对毛毛一段时间的观察来看,毛毛在现实中缺乏自我做主的体验和能力。于是在毛毛较熟悉的一些训练项目上,我开始有意识的给毛毛创设自我作主的条件和机会,让毛毛自己选择活动的项目,以及以数数的形式让毛毛决定在该项目上的活动时间。
在感统训练的初期,对于一些动作难度较大或毛毛有畏惧情绪的训练项目,我尝试采用“小步子”策略,以此来降低难度,缓解畏惧情绪,循序渐进达到预期训练目标。如在滑滑板训练项目上,我将该项目的训练进行了分解,降低活动难度,没有要求毛毛从斜坡滑下,而是首先让毛毛模仿我坐在滑板上,用手脚发力使滑板在地板上向前行走,毛毛表现得有些紧张,我反馈其害怕的心理感受之后,毛毛初步掌握坐滑板在地板上的滑行。后来在我的建议下,毛毛还与我各自坐在滑板上共同运送羊角球、脚踏车等,多次从活动室的一头到另一头。基本消除了对滑板的畏惧心理,而且与我共同完成任务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就。 变换训练形式,统整干预目标 感统训练如果总是重复相同的项目和形式,不仅容易让患儿产生厌倦情绪,失去训练的热情,而且无意中又可能强化自闭症儿童机械、刻板的行为。因此在感统训练中尝试运用象征性游戏为单纯感觉动作重复的训练增添情趣和教育内涵。哪怕是在不同时间的训练中,同样的项目也需不断增加一些新的能激发孩子活动兴趣、使活动持久有效并能统整更多干预目标的教育成分。如阳光隧道连续在几次感统训练中进行,毛毛不仅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懈怠和厌倦,反而它却越来越为毛毛所熟悉和喜欢。该训练项目要求儿童俯卧着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可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并调节前庭感觉。而毛毛的障碍是多方面的,考虑到其他治疗目标的整合,在阳光隧道活动的基础上陆续增添新的活动内容,如从运送单一物品到按指令运送不同物品、介绍物品的名称、与我的言语互动及目光对视等,这样的活动设计使毛毛在加强肌肤触觉和前庭觉的同时,又能激发其主动语言,训练其目光对视,训练对语言的理解力,注意指令和服从指令的能力,促进毛毛语言和社会交往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整合需以较为熟练的项目为基础,适当增加其活动内容和任务难度。不仅可以避免原有活动简单重复的枯燥,而且一举多得,有益于改善自闭症儿童并存的多种发展性障碍。 结合生活情境,延伸训练内容 在准备对毛毛进行游戏治疗和感统训练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毛毛的诸多问题不可能仅仅依靠治疗室的干预得到解决,况且诸如目光接触、手眼协调、动作模仿以及触压觉和本体感觉等方面的感统训练,都可以充分利用与毛毛随时随地相处的生活情境进行自然的延伸训练,延伸的感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毛毛在语言理解和听从指令等社会交往方面的训练。如利用每次毛毛妈妈与毛毛分别的场景,训练其目光对视和语言交往。在去治疗室的途中我也坚持激发孩子的语言,体验与人交流的乐趣。利用每次游戏治疗结束其母亲来接毛毛的间隙,我和毛毛一起做一些游戏,如“小乌龟按摩”游戏,“三明治挤压”游戏。同时也建议在家庭进行一些亲子感统游戏,如呵痒痒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