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老子之生命观及其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老子之生命观及其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李厚刚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老子 道德经 大学生 生命教育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因此老子反对“生生之厚”,主张“为腹不为目”,崇尚“少私寡欲”,进而达到“无知无欲”或“致虚极,守静笃”[2]124的境界。“少私”即人应效法天地之无私,天地之所以天长地久,以其“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2]261“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2]87人顺应自然而生存,减少私心,反而能保全自身,长久生存。老子讲“少私寡欲”或“无知无欲”,并非抑制高尚欲望或正常的生理欲望,而是节制和减少不合理、不正当或过分的物欲和感官享乐之欲,“反对把心知作用加到自然欲望里去,因而发生营谋、竞逐的情形。并反对以伎巧来满足欲望”,[1]301-302以免心为物役,身为物累。要彻底无欲,便要求无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2]109所谓无身,等同于《论语》之“无我”。“浅言之,不以自我为活动之中心;深言之,即与万物玄同一体之精神状态。”[1]301-302至于如何达到无知无欲的境界,老子的方法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2]71

  4、进退自如的处世艺术

  老子同世俗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较强的批判态度,主张“少私寡欲”、“和光同尘”、“见素抱朴”,进而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因而其思想带有强烈的出世色彩或避世倾向。需要指出的是,这并非老子思想的全部内涵。如果深入把握老子的思想精髓和真正用意,“毋宁应该说他是顺世与超世的统一,是出世与入世的结合,是应世与避世的融合。”[3]108“自然无为”是老子对于理想人生的基本写状,尽管这是针对当时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腐化奢侈、好大喜功而言,但是老子把“无为”的思想发挥到极高的程度,其真正的目的既是充分尊重事物发展规律,还意则在避开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占据主动,以达到“无不为”的最终目的,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2]209因此“无为”并非无所作为,实际上是不妄为、不强为,“意指顺任事物自身的状况去自由发展,而不以外在的强制力量去约束它”[2]13,从而有所作为。正所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154,“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2]200因此,“道家的学问,是出世的亦是入世的,可出可入,能出能入,在个人的养生之道上,亦有如此之妙。”[4]24从另一个角度,“无为而无不为”也体现了老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生智慧。

  5、生死自然的达观态度

  道家哲学是自然哲学,侧重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探讨生与死的问题,生与死的变化也是自然之道在个体生命中的体现,其生死观体现出强烈的自然色彩。出于对生命与死亡的大彻大捂,老子视生死若自然,一方面老子主张珍惜生命,提升生命境界并且延年益寿,另一方面他又参透生死之奥妙,主张达观地面对死亡。天地万物都有生死变化,“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2]157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遵循这一普遍规律。因此,出生入死,正是“道”的创生精神的体现,都是正常的自然变化。人应当超越对存在的贪恋,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解放出来,不为生所累,不为死所羁,顺应大化,生死自然。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死而不亡者寿。”[2]198在人类解决生死问题的种种智慧中,道家所提供的生死智慧无疑是最深刻、最奇特、最能给人以精神武装的,“实际上给予了世人一种可资借鉴的生活方式,为人们好好地生活和好好地死亡提供了一条内在超越的途径,亦即为人们解除生之痛苦、死之恐惧提供了心理宣泄和自我解放的途径。”[3]243

  二、老子之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生命教育是指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生命价值提升,最终使其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生命教育的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提升生命境界。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个突出而敏感的问题,当前大学生自杀等恶性事件频发,凸显了部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薄弱和高校生命教育的欠缺。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作为中华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老子立于天地物人一体的高度,对生命的起源、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探讨,并提出了如何面对生命、生活、死亡等人生重大问题的科学态度与原则,以期实现个性的自由、生命的纯真和精神的超越。老子独特而深邃的生命观为现代人思考和解决生命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本土思想资源,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老子的生命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达观自然的生死观,正确认识生命进而敬畏、珍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人生是个有始有终的过程。人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掌握生命的宽度,即实现生命的意义,活出精彩体现价值。生命宝贵而不可替代,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是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根本前提。唯有探索生命的意义、培养尊重生命的态度,关怀珍爱每一个生命的价值,热爱生活,才能拥有一个丰盛的人生。因此,生命与死亡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提高,社会变化速度的加快,大学生心理危机日益严重,大学生自杀、自伤、伤人、残害动物等恶性事件频发,已经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有关研究表明,自杀已经成为中国人群第五位死亡原因,每年有近30万人自杀死亡,还有约200万人自杀未遂,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在自杀率统计中,大学生高于一般青年。自杀占到了15-30岁年轻人死亡原因的首位。当前,大学生自杀死亡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折射出部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薄弱,以及高校生命教育的欠缺。

  老子的生命观深刻地体现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体验生命的意义,学会敬畏和珍爱生命,继而预防自杀、保护生命;有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观,合理规划人生,开发个体潜能,进而提高生命质量,实现人生价值;有助于引导大学生重视一切生命的存在价值,以慈爱之心对待天下万物,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生命是有生有死的过程。只有当我们学会面对死亡,我们才能学会在最深层的意义上,如何面对自己并与自我达成协议。老子对待死亡的态度可以引导大学生深刻思考生死,以便促使其对生命的警醒与觉察,降低大学生对死亡的焦虑、恐惧与逃避,使大学生能够以坦然、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赋予对生命意义的重新体验与思考,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于1980年9月创刊,1992年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为综合版双月刊(4期文科,2期理科)。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文科主要反映文学、语言、哲学、政治、...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曲阜师范大学主办。设有文学研究、语文教学研究、汉语言研究三大板块,为有关专家、教师、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文学爱...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618/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
七彩语文《七彩语文》
《七彩语文》杂志,月刊,于200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并非《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网站。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月刊,于197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浙江中医药大学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杂志,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972/X,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文...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