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诗圣:忧患世界中的杜甫》 韩成武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2、《论语》 [魏]何晏集解 [明]金蟠校定 中华书局2000
3、《文赋集释》[晋]陆机著 张少康集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增订文心雕龙校注》[梁]刘勰著 黄叔琳注 李详补注 杨明照校注拾遗 中华书局2000
5、《沧浪诗话校释》[南宋]严羽著 郭绍虞校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五灯会元》 普济 中华书局1984
7、《中国禅宗思想历程》潘桂明著 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
8、《中国禅宗与诗歌》周裕锴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诗与禅》 程亚林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
10、《禅与唐宋诗学》 张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11、《文艺的心理阐释》胡家祥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12、《禅学·诗学·美学:评〈沧浪诗话〉的“以禅喻诗”》刘文刚 《辽宁师大学报》1985年第3期
13、《诗与禅》袁行霈 《文史知识》1986年第10期
14、《谈谈以禅喻诗》周振甫 《文史知识》1986年第10期
15、《诗禅异同论:兼论严羽“妙悟”说的审美内涵》张晶 《辽宁师大学报》1990年第2期
16、《论禅宗的思维方式》 艾振刚 《江西师大学报》1991年第4期
[1]伊安·G·巴伯著.科学与宗教[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282 。 [2][日]池田大作,[英]威尔逊著.社会与宗教[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78-79 。 1 [德]黑格尔.美学[M]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09。 [4] 石峻,楼宇烈,方立天,许抗生,乐寿明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M]第三卷.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515。 [5]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M]一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0。 [6]周宪.美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33。 [7]吕景云,朱丰顺.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10月第2版,2005:135。 [8]范晞文.对床夜语[M]卷二.转引自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296。 [9]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