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跨文化交际中汉语语内因素对语用能力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中汉语语内因素对语用能力的影响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郝 红 艳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语用能力;汉语;语内因素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通常,我们在二语教学中更注重对汉语语法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文化含义。比如,“虎”在英语中的寓意与汉语不同。英语中的tiger虽然也能表示“精力充沛”如He's a tiger for work(他干起活来劲头十足),但最重要的则是“凶残”义,所以英语用the tiger指凶残本性,用tigerish指像老虎一样凶残。而汉语更重视虎的勇猛威武一面,《现代汉语词典》把“比喻勇猛威武”列为“虎”的第二个义项。因此,当学生理解“他干起活来,跟一只小老虎似的。”这类句子时,常会产生偏误。

  (二)影响学生语用能力的汉语语内因素 汉语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语际语用学的研究表明,即使是目的语水平很高的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对目的语语言形式的掌握,也不是很准确。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表达是与人的认知能力、认知特点等主观因素密切相关的动机性行为。表达者的语言视点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语言结构的最终格局。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方式会被投射到日常语言中。即使是描述同一状况,表达形式的不同选择,也会反映出主体的视点放置和透视角度的不同。”②汉语中同一交际功能的多种句式,会对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干扰,从而造成多种语句的叠加,产生句式杂糅的偏误。比如同样是“感谢”这种交际功能,根据感谢对象的不同、感谢视点的不同、感谢程度的不同汉语中可以有多种感谢句式进行表达。“谢谢你的大度!”“你真是一个好心人!”表达的是对施恩人本身的谢意;“要不是你的帮助,我就没有今天!”“多亏您辅导我,HSK考试才拿到9级!”表达的是自身受益程度的谢意;“谢谢你今天请客!”“多谢你帮我取信!”是对具体事件本身的感谢。除了直接表达谢意之外,还可以使用间接方式进行表达:“你真是我的好爸爸!”是用赞美的语言歌颂对方;“你快歇歇吧!辛苦了!”是用关心的语句感谢对方;“你这么客气干什么!”表面质问,实际是在感谢;“如果不是你今天拉我,可能就被汽车撞到了!”用假设的情景表示感谢。以上各种表达方式句子的视点取自说话人不同的认知方式,正是为了适应主观表达的需要。作为母语者只需从表达动机出发,注重语句内容就可以了,而二语者常常受对二语掌握熟练程度的影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注重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内容或者注重了语言内容而忽视语言形式,这两种原因都会产生不正确的语言表达,从而影响了语言交际的效果。 汉语某些句法范畴的特殊性 汉语中有一些句式的结构具有特殊性,学生在学习时得不到母语背景知识的帮助,只能靠对句法结构意义的解释说明进行理解。比如汉语中的“把”字句,根据现有的研究常定义为“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③但满足了处置义是否就一定可以造成正确的“把”字句了呢?并且,即使造出了正确的“把”字句,又是否会正确使用呢?比如一位留学生对老师说:“老师,把空调打开!”总让听话人觉得不那么舒服。而有时该用“把”字句时,学生却没有使用。如课堂练习,海关检查人员对过关人员说:“请把护照拿出来。”学生却说:“请拿出来护照!”似乎也不太符号汉语的习惯。实际上,汉语的“把”字句不仅具有特点的语法意义,还有特有的语用功能。“把”字句中可以分为“表达类”、“指令类”“表述类”“宣告类”四类。④以上所述情景,应该使用指令类的“把”字句,这种“把”字句本身具有较强的处置意义,所以被大量使用在祈使句中。但由于交际双方有上对下、下对上以及平级的关系,决定了在使用“把”字句时该注意的交际策略。如果是上对下的关系,比如海关检查人员对过关人员说的话,可以用“把”字句原型;而下对上或平级时,说话人必须运用一定的语言手段以缓解“把”字句的这种强势指令的语义,如可以增加礼貌用语、或站在对方的角度提出请求和建议、或通过询问的方式提出建议 “老师,请把空调打开,好吗?”。使指令类的“把”字句本质上不礼貌的言外行为,变得礼貌得体起来。 汉语句法的灵活性 句子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现代汉语的句式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在语用层面上,改变句子某些成分的语序,但并没有改变句子所蕴含的结构关系以及深层语义关系。句子成分的移位可以体现不同的交际功能,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比如:

  5)A句“我们想死你了!”

  6)B句“你可想死我们了!”

  这两句话,前者是一种常式句,施事者(我们)在前,受事者(你)在后;后者是一种变式句,受事者(你)放在句首的主语位,原施事者(我们)放在了宾语位,更加突显了受事者(你),用在骨肉久别重逢时或思念之人相见时,更显得情真意切。笔者曾对中级汉语程度的学生做过调查,25名学生中,只有1名学生(有华裔背景)认为上面两个句子表达同样的语义,其他24名学生均认为这两个句子表达的语义不同。他们认为A句表达的是“我们想你”;B句表达的是“你想我们”。其实这种句子成分的移位与句法语序的变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在静态的句法结构中,语序是相对固定的,“我吃饭”不能说成“吃饭我”或“我饭吃”,但在动态的句子里,根据表达的需要,依靠一定的制约条件(增加某些特定词语或借助一定的语境等),语序就可以变得相当灵活。如“我吃饭”在句中的位置可以有多种⑤:

  7)我今天吃了两碗饭。

  8)饭我不吃了,[已经吃饱了]。

  9)这锅饭吃十个人。

  10)我把剩下的饭都吃了。

  11)吃饭了吗,你?

  习得者却不敢使用变式句。由于没有语感,他们不能确定哪些是动态的表达需要,常担心出现语法错误,干脆只记常式句,回避变式句。这也是习得者交际策略简单、句式使用贫乏的主要原因。 汉语中同形异义形式的存在。 汉语中有些句式或词汇同形异义,即“字形相同而语音、意义不同”。一般汉族人在表达中会借助语音的轻重、停顿来避免歧义的出现,代之以同义的没有歧义的句式或词汇来表示。而二语学习者由于本身词汇、句式的贫乏,在有限的交际时间内,不能迅速地提供可以替代的形式,只能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而且更偏重于使用歧义的结构中早期学习过的义项,从而造成语用失误。比如:

  12)张老师讲话太快,很难听。

  “难听”在汉语中是有歧义的:“不容易听懂”或“让人不舒服的声音”,学习者最早接触的“难”的义项是:不容易、困难,而“难听”作为一个词,学习的时间较晚。因此,学生在表达时,并没有意识到这里有歧义,把“不容易听懂”这个意思表达成了“不好听的声音”,造成了语用失误。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信息化研究《信息化研究》
《信息化研究》杂志,于197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797/TP,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述与...
创造《创造》
《创造》杂志,于195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3-1097/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咨询、特别报道...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140/G8,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
渔业现代化《渔业现代化》
《渔业现代化》杂志,于197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737/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水产品加...
大科技《大科技》
《大科技》杂志,于199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6-1030/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科技前沿、科...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