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跨文化交际中汉语语内因素对语用能力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中汉语语内因素对语用能力的影响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郝 红 艳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语用能力;汉语;语内因素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是一种语言的教学,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用汉语交际能力的教学,而语用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认清目的语的特点,挖掘目的语中影响学生语用习得的内部因素,对于今后如何提高二语习得者的语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用能力;汉语;语内因素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一段话:“语言是什么?说是‘工具’,什么‘工具’?说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可是打开任何一本讲语言的书本来看,都只看见‘工具’,‘人们’没有了。语言啊、语法啊、词汇啊,条分缕析,讲得挺多,可都讲的是这种工具的部件和结构,没有讲人们怎么使唤这种工具。”吕先生这段话可谓一语中的。实际上,不管是在母语的学习中还是二语的学习中,“怎么使用这种工具”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比较容易忽视的方面。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开始注重语用学研究,此后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汉语习得中语用失误现象的研究。比如:鲁健骥、吕文华(1993)在《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中,借鉴Thomas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理论,分析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周健(2000)在《试论文化交融语境中的交际与汉语教学》指出在使用第二语言的跨文化交际中起制约作用的不仅仅是目的语文化,实际上母语文化也参与了交际。刘颂浩、田俊杰(1999)在《留学生汉语语用情况调查》一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找出留学生语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李军、薛秋宁(2007)在《语际语用学及其应用》一文中从语用理解、语用表达、语用能力等方面,总结了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应借鉴的内容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李宁、王小珊(2001)的《“把”字句的语用功能调查》通过对300多万字语料的调查,考察了汉语中“把”字句在话语中的语用功能类别。但我们对于汉语教学中的有关汉语本体语用功能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孙晓曦、张东波(2008)《美国大学生汉语“请求”言语行为能力研究》通过书面话语填充任务研究美国大学生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能力,对比发现学习者请求能力较低,与汉语本族语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

  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的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的教学,而语用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认清目的语,挖掘目的语内部影响学生语用习得的因素,对于今后如何提高对外汉语中语用能力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认识目的语是提高语用能力的前提

  普遍认为: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语言、语用和社交文化知识的掌握水平对语用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那么,我们对于目的语的充分认识就会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用能力。而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汉语的这种特点使得汉语的语用特性得以突出。注重汉语中受语用规则支配的语法现象,将给学习者带来事半功倍的效应。 了解目的语的词汇特点 语言是通过一个个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造出种种句子进行交际的。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一种语言的词汇越丰富发达,语言的表现力也就越强。就二语学习者来讲,他掌握的词汇越丰富就越能确切地表达思想。因此,语言学习也是词汇学习的过程。由于词汇具有民族性,每种语言中词汇所概括的对象范围必会有所差别。如汉语的“哥哥、弟弟”与英语的“brother”的词义所指并不对应。

  现代汉语中的语词多数是由古代汉语中的词演变来的,以双音节词为主。而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并且在现代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保留。现代汉语中双音节化的趋势,对词语间的搭配有制约因素。留学生没有汉语语感,较难掌握。如:“我校是我国家最好的大学。”①学生认为“我”可以跟“校”组合,也应该可以跟“国家”组合,而没有意识到汉语构词中对单双音节的制约作用。“我国家”是“1+2”的组合结构,不符合汉语的节律特征。

  词汇中普遍存在语义的扩张和收缩。交际中某一词语传递的信息通常不是原来的词典意义,也不仅仅是结构的组合意义,而是在特定语境条件下对话语中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重新认识。词汇隐含的语用意义只是在语境的作用下才被激活。在语言选择和使用中,人们创造新词、合成新词,或直接借用其他语言中的词语或用法,使词语、结构出现近似用法、略约用法。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词语一般具有多义性、指向的不确定性,以语境条件为基础的词汇学习,为习得者今后的词汇语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我们学习“不紧不慢”这个词语,一般在讲解或者注释的时候,会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形容词性的结构、可以充当状语、在动词的前面。结果学生造出了这样的句子:

  * 时间还早呢,我们不紧不慢地走吧!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研究词语的使用范围,告诉学生“不紧不慢”只能用于描述性的句子“他不紧不慢地走着”而不能用于表达建议或计划,则会减少学生的语用失误。 了解目的语的语法结构的特点。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其词类不像印欧语,可以凭借形态变化进行辨别。一些兼类词的词性只能靠在句法中的位置和语义进行确定。对汉族人来说,先有句子形式再辨析句法;而二语习得者却要先有句法再构造句子,而词性的不确定性,让学生对词语的学习不能清晰地把握,总有一种糊里糊涂的感觉。比如“高兴”一词,既可以按形容词重叠为“高高兴兴”,也可以按动词重叠为“高兴高兴”。这种形近义同的语言现象颇让学习者费神。

  汉语中即便有些很像形态变化,也缺乏典型性和普遍性。如后缀“们”用在人称代词后或者是指人的名词后表示复数,但非人称名称不能加“们”、人称名词前有数量词时不能加“们”、名词前有“各位、许多”表复数的形式时不能加“们”。可留学生在学习“们”时常出现以下错误:

  1)北京有很多留学生们。

  2)你们永远是我的好朋友们。

  3)在中国我有三个汉语老师们。

  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全面地了解使用“们”的规则:句1中定语“很多”表明该词是复数,不能用后缀“们”;句2“是”字句的主语“你们”为人称代词复数时,宾语也一定是复数;句3中名词“汉语老师”前有数量词“三个”。 了解目的语中赋予语句的文化意义。 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割裂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赋予语言不同的民族特性。汉民族文化是汉民族的生活方式多依据的共同观念体系,是在一个辽阔而有天然屏障的地理环境中,经由农业社会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内在的人文性,这就决定了汉语语言中词汇表达的含蓄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言外之意”。比如“女人就是女人”这句话。表面我们可以分析为一句判断句,实际隐含了一种对女人的歧视。“女人”这个词,除了指别性别以外,还含有“见识短、没文化、爱唠叨、心眼小”等众多贬义的附加意义,也是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的一种文化反映。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信息化研究《信息化研究》
《信息化研究》杂志,于197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797/TP,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述与...
创造《创造》
《创造》杂志,于195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3-1097/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咨询、特别报道...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140/G8,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
渔业现代化《渔业现代化》
《渔业现代化》杂志,于197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737/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水产品加...
大科技《大科技》
《大科技》杂志,于199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6-1030/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科技前沿、科...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