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音乐课件的制作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应与教案内容同步,严格的说应是教师板书的内容。因此,应有课题名称、教学提纲、知识点以及需要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的内容,特别是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音响、音像资料应根据教学的需要有序的插入。课件中文字的表述部分应注意简明扼要,概括性强,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记住。其内容应是知识点和纲领性的问题,不要将教师讲解的内容和叙述性的语言写在课件上,禁忌长篇大论、密密麻麻的文字表述出现在页面上。课件是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所以课件的制作应掌握简洁大方、色彩柔和、字体醒目的原则,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内容和图片不要出现,以免造成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负面影响。课件的操作技术不要复杂,各种文件的链接要快捷、流畅,能与讲课内容同步紧凑的出现,如果一种页面的内容需要多次出现时,要按讲课需要的次数和顺序一次做出来,不要翻来覆去的找这个页面。总之,课件制作的效果对课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要做到增进教学效果的作用,既不要喧宾夺主,又不要给讲课者带来负担,因此实验者要准确恰当的反映教学内容、合理的运用课件是十分重要的。
四、微格音乐教学实验应设立观测指标体系
微格教学作为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在实施起来应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设立具体的观测指标,这样才能使每一次的微格教学实验卓有成效。观测的内容应是多个角度的,从宏观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方法的运用,到微观的教师仪态、语言、组织等都应有所要求。
教学内容应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来设立
(1)是否符合音乐审美的要求,音响、音像资料的音质图像是否清晰,演唱演奏的音乐风格是否与教学内容一致,教材内容是否健康向上。
(2)是否符合学科综合的理念,指教师在教学中将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文化知识的互相渗透是否得当。
(3)是否有鼓励音乐创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活动,如设计探索性的活动、思考性质的讨论、创编性的表演等。
(4)是否突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否处理得当、教学思路是否清晰等常规教学要求的指标。
2.教学方法应结合教学原则的运用程度来设立
(1)是否采用启发式教学,如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设计有提问、有引导性的谈话,有选择性的答案等教学方式。
(2)是否采用学生参与的互动式教学,如老师是否安排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聆听、演唱、演奏、律动、创编、综合艺术表演等。
(3)是否体现了直观性的教学原则,运用了多媒体或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图片、影视、教具等。
3.教学环节应根据各教学阶段组合的逻辑关系及合理性来设立
(1)导入新课部分是否有新意、是否能激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是否与新课部分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以及自然过渡的衔接技巧。
(2)新课部分的教学步骤是否有条理,能否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原则,能否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安排教学程序。
(3)拓展部分是否能对知识的迁移作出横向或纵向的延伸设计,是否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设计等。
(4)结语部分的语言是否精炼、是否能高度概括本节课的教学目地,或包含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或有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或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内容等。
4.教师表现应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
教师的教态是否端庄大方,有教师风范。语言是否流畅、精炼、准确。教师精神状态是否饱满、热情、亲切,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能驾驭课堂纪律有组织教学艺术以及教育机智的表现等。
5.其他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
能否灵活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其它现代化教学手段。课件的制作是否符合教学要求等。
微格教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和先进的教学技术,标志着我国教育正在向现代化的高度发展,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合理的运用微格教学技术,可以迅速的提高音乐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促进音乐教育教学科研的发展。只要我们能够进一步的研究微格教学技术的使用方法和范围,发挥其独特的实用功能,就能为国家快速的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音乐教师,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实现提高全民音乐素质的愿望。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