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五彩系列
相对于红色系列、黄色系列的影片而言,张艺谋的五彩系列影片没有很明显的主色调,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颜色,而且每一种色彩是以近乎夸张的手法来彰显。与红色系列和黄色系列相比,五彩系列不是给观众以单一色彩的尖锐刺激,而是展现了色彩本身的丰富多样性。五彩系列的代表影片是《我的父亲母亲》、《英雄》和《十面埋伏》。以下以《英雄》为代表简析其五彩系列影片。
在张艺谋2002年导演的《英雄》中黑、红、蓝、白、绿这5种颜色都被浓墨重彩地渲染。五大场景用五种不同颜色讲述了不同的故事。黑色的密度最大,给人一种内聚感和收缩感,从而产生重量感,显示了一种无形的威严和权势。同时,黑色还是“对彩色的否定”9。在这部影片中,黑色是以秦王为代表的一方势力的主要颜色,秦王的服饰、秦国宫殿、秦国臣子服饰等都是黑色,而赵人的色彩则是以红、蓝、白、绿为主,这样的色彩设计显示了双方的对抗和冲突。红色表现了赵人的复仇欲望,与红色的“血”的意义相吻合。蓝色主要运用在表现情侣残剑和飞雪爱情的场景,表现了残剑、飞雪爱情的坚贞。绿色主要运用在残剑、飞雪努力习剑并刺杀秦王,但因残剑在急紧关头放弃复仇而失败的故事场景内。绿色是生命的色彩,象征着生机勃勃。同时,绿色还具有镇静作用,象征着和平。残剑为了天下苍生而放弃个人恩怨,表现了对和平的向往和维护。而白色主要运用无名与残剑飞雪在藏书阁内策划刺秦的场景。白色是代表圣洁、纯净的颜色,但同时也是所有色彩中最轻、最浅的颜色,无法与黑色抗衡。总之,在这部影片中,张艺谋将色彩的写意功能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教授周登富对此予以高度评价:“大面积的纯色配置,大色块的并置构成,银幕画面几乎完全脱离写实色彩的精微细腻表现和真实再现形式,全片呈现大写意色彩的布局和内容,造成撼人心魄的视觉冲击力,成为我国彩色故事电影的唯一。”10
二 强调纵深透视的动态构图
如果说张艺谋电影的色彩是以情动人,那么其画面构图则是以形动人,并且以形“言志”。画面构图指的是“把动态和静态的被摄对象按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有重点地组织在一系列的电影画面中”11。“动态和静态的被摄对象”既涉及人物、色彩、光影以及场面调度等各种因素,又是对电影画面的整体关照。摄影师出生的张艺谋多以画面构图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他的画面构图以强烈的造型性对观众产生视觉冲击并引起心理的触动。他有意识地通过画面构图来强化外在形象特征、突出画面内容甚至是整部影片的主题思想和内在意蕴,达到了“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效果。其画面构图策略主要有二:一是运动构图;二是线条构图。
1.运动构图
运动构图主要由摄影机运动和人物运动构成。摄像机通过作纵向运动使近处景物向四周扩散或向中心集中,而远处景物则相应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变化,纵深空间也就产生。人物从画面深处逐渐走向观众,人物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而且,人物的运动牵引着观众的视线,使观众感受到“远近感”。相反,人物从离观众较近的位置走向画面深处,同样会产生纵深感。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摄影机运动和人物运动是结合起来运用的,共同为营造电影的造型空间和戏剧空间服务,并产生特殊的审美意蕴。在《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黄金甲》这三部影片中,运动构图运用得尤其明显。影片通过深邃的空间传达了一种沉郁压抑的情绪。这三部影片的共同主题是反映女性受压抑的苦难以及无力掌控自己命运的痛苦。这种纵深透视构图所传递的幽深、压抑和拥挤感正是身处彼样环境的女性痛苦心理的外化,而画面纵深空间两旁的建筑物就像规矩和封建礼教一样牢牢地束缚着无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在《菊豆》中,狭窄的石板街道,耸立在两旁的高高带有勾角屋檐的居民住宅,微仰的镜头把一小块天空揽括在内,给人幽深的感觉。同时,在光线选择上,画面深处的墙壁因为硬光的照射显得很明亮,呈现出白色,更远处的天空也是同样的白色。而近处的墙壁则只受到微弱的光线照射,呈现出暗淡的灰色。这样的影调安排,也突出了空间的纵深感。从外地归来的天青牵着马从画面深处面向观众走来,加深了银幕空间的纵深距离感。天青背对观众走向杨家染坊大门的时候,人物则作相反方向的运动,从离观众较近的空间走向画面深处。画面深处是杨家大门,门内是黑暗的一小片空间,外面则是阳光灿烂,这实际上也暗示着走进杨家染坊,就好像进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在《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利用运动制造画面纵深感的画面构图也多次出现。颂莲初次进入陈家大院时,她从画面最深处的门口逐渐向观众走来,两旁皆是耸立的青灰色的高墙,通过墙壁的纵向线条,将空间在纵向距离上延伸。在这部影片里,人物的出场一般采用的都是这样的设计:镜头对准门口,门后的空间也得到展示,人物从门口面向观众移动,人物运动牵动观众的视线由远及近做纵向运动,纵深透视效果立显。在《黄金甲》中,皇宫内一条条长长的走廊、一扇扇依次打开的朱漆大门、无数级的登天石阶把观众的视线引向远方和高处。再加上暖色调的扩张作用、林立的柱子以及大批的宫女和侍卫鱼贯而入,使空间显得压抑而沉闷,同时,深焦距镜头在本部影片中也运用得很出色,这种镜头使前后景的事物都清晰可见,突出了画面的纵深空间,也表达“侯门深似海”的内在意蕴。
2.线条构图
线条构图中的线条大致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线条。这里的纵向线条和横向线条也包括有点倾斜的线条,而不要求和银幕的宽或长绝对平行,这样反而显得很呆板。
根据透视法则的“远大近小”的原理,纵深方向的单个线条向远处延伸,最后成为一个黑点或者完全消失。如果是一组纵向平形线的话,越到远处,线条之间的距离就越小、越集中,最后也成为一个黑点,由此制造画面的纵深感。在《秋菊打官司》中,大多是通过一条由近及远延伸的乡间小路将画面的纵深感显示出来,同时人物也在这条路上运动,或是由远及近,或是由近及远,人物运动牵引着观众的视线,加深了空间纵深感,展现了农村特有的开阔和自由自在的氛围。在《我的父亲母亲》中,很多场景都用纵深线条的延伸来表现深度感。当母亲听说父亲每天都要送几个路远的孩子回家,便刻意寻找机会与父亲“邂逅”。在那条父亲每天必经的小路上,父亲带着一群孩子,欢快地唱着歌、蹦跳着从画面深处向观众走来,逐渐清晰明朗。接着在母亲的目光护送下,父亲领着那群孩子由近及远地慢慢消失在画面深处的披着金黄色叶子的树林中。这条纵向延伸的小路留下了父亲与母亲爱情的足迹,也充分展现了农村如画风景,为影片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