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三)先进典型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是职业精神建设的催化剂
根据卫计委印发《关于开展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学习的决定》的通知精神,认真开展向贾永青、贾立群、胡佩兰、徐克成等先进个人和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医疗队等先进群体学习的活动。
1、在政府的引导下,新闻媒体要充分肯定医院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保障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纠正社会部分人员对医疗工作的片面认识,宣扬医疗系统中的好人好事。
2、开办医疗服务专栏,增强患方主动参与疾病预防意识,开展好全社会健康促进教育。倡导医务人员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身体力行者,进一步缩小广大群众医疗信息不对称的差距。
3、要把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服务方向作为目标和根本任务。努力兑现“医改惠民、公益先行”八项承诺。
4、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完善医德考评制度。将考评管理系统从单机版转化为网络版,并逐步在临床各个科室推广实行,实现医德考评工作网络化、实时化。继续开展问卷调查、电话回访,医患座谈会,社会监督员会议,多渠道了解收集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积极改进措施,努力缓解医患矛盾。继续开展窗口规范化服务建设,完善满意度测评信息采集工作,做好网上病情解答和健康咨询,正确对待网上舆论,避免恶性炒作和事情的不良传播。
(四)、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是保障
在强调医护人员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尊重患者意愿的同时,也要求患者及社会肯定医院及医务人员利益和价值。[5]
1、医务人员也是社会之人,同时也需要回报而生活。因为医生的如果没有职业幸福感,损害的不仅是医务人员,更是人民大众。另一方面,由于工资报酬的不合理,也会助长一些医务人员从其他非正规渠道取得收入,即所谓的灰色收入,长此以往,会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
2、在医改中要落实政府责任。要兼顾公立医院公益性与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制定能体现医疗工作高风险、高付出等特点,重实绩、重质量、重效率的分配制度。在平稳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3、要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量化考核和效果考核,鼓励引入第三方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总量、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等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6]以真正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感,提高工作业绩。
(五)加强法治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所在
法治建设是保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本,也是保障诊疗活动能够实现文明、和谐、平等、公正、诚信与友善的关键,更是保障医患双方利益之关键。如果没有效的法治做保障,不仅不能保护医患双方利益,而且会促使本为共同体的医患双方成为对立面!医院不仅不能成为治病就救人之场所,而成为战场!因此,没有法治的保障,医患双方都将成为受害者!届时,我们不仅将面临医学的退步,而且,也将面临医学界后继乏人;人们有可能再次步入原始的自然淘汰法则!故,加强法治建设是卫生系统践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体现。
现实中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出色扮演医生角色的人,而是正直诚实、有责任心、以利他主义为道德准则的真正的好医生[7]。践行卫生系统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医务人员应把职业谋生手段升华为职业信仰,以职业为荣,赢得社会的尊重,让医学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2、黄劼. 多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初探 [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2):118
3、李本富.试论医生的职业精神[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3-4
4、王一飞. 解决医患矛盾,需要新的医学革命[N].2014年6月13日《健康报》专家园地
5、祝鸿程、夏媛媛.医学人文精神的早期培养和启示[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年03期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4〕24号)
7、王卫平.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回归[N].《文汇报》;2010年12月4日,第8版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