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2 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
术后恢复肛门排气与排便的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见表1
3.3 术后血清学及其他各项指标检查
术后第8天与第1天相比仅ALB和PA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其他比较虽然数值有些变化,但统计学处理无差异。见表2
4 讨论
食管癌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在手术前就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造成患者体质存在不同程度缺陷。食管癌根治手术创伤大,机体应激反应重,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明显。手术不仅切除了部分食管,也切断了迷走神经,这又加重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程度有可能进一步加重。术后营养不良可能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选择肠内营养符合生理,增加门静脉系统血流;另外可促进肠道激素的释放,保护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预防肠道菌群的移位。有研究发现EN不仅可以抑制肠道黏膜细胞调亡,而且可以减轻肺部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巨噬细胞和炎性蛋白的表达,减轻远离肠道组织器官的炎症,本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肠内营养有利于胃肠功能、营养及免疫力的恢复,已作为营养支持的首选方式[1],而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更是针对不同体质采取的有针对性的营养措施,做到了有的放矢。
我院采用的个性化肠内营养本着中西医结合的原则,科学有效,经济实惠,灵活针对不同体质患者病情,在保证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供应的基础上,充分发掘祖国传统医学精髓,利用中医中药,利用黄芪、西洋参的强大的补气功效,利用古方玉屏风散的敛汗,利用阿胶、红枣的补血功能,陈皮、麦芽助消化,解胀气效果明显,百合、桔梗能宣肺,祛痰止咳,在开胸手术后的康复能起到促进恢复,减少并发症等重要作用。另外,还可通过营养管应用适当药物调整已经发生的各种术后并发症,如腹胀、腹泻等,减少输液,降低术后风险,减少医疗费用。但患者发生腹泻时要积极查找腹泻原因[2],查看营养液滴速、浓度、温度、每次输入量等,必要时行粪常规检查排除肠道感染。食管癌术后由于切除贲门,反流性食管炎及胃排空障碍导致腹胀、反酸经常发生,严重影响患者肠内营养液输注,我院采取多种方法改善症状,发现丁香降气方效果甚至超越莫沙必利西药,有研究结果发现丁香降气方等方剂可促进胃排空,改善胃动力,达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3-6]。笔者还体会到对高龄患者采用个性化肠内营养还可明显减少输液,减少输液时间,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肺负担,减少心肺并发症发生[7]。
笔者认为,食管癌术中不管采用主动脉弓上、弓下还是颈部吻合,术中均可方便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实施个性化肠内营养支持针对性强,并且安全、有效、价格便宜,对病人术后恢复、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价值较高,值得推广。虽然我院在食管癌术后实施个性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本组的治疗患者例数较少,研究时间较短,能否大范围推广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文凭,陈龙奇.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18( 1) : 58 -65.
[2] 余龙海,冯鹏,杨玉.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对比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6):39一40.
[3]袁红霞,杨幼新,贾瑞明,等.旋覆代储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神经递质合成酶活力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8):1439一1440
[4]孙永顺,尚盈盈,朱生棵.丁香降气方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胃排空及cajaJl司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J]新中医,2012,44(10):130一133
[5]查安生,曹静.健胃冲剂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分泌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20(10):442一444
[6]江滨,沈洪,江杨清.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4,20(2):106一107
[7] 杨长刚,陆松华,景仕银.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2):128~130.
表1 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
组别
例数
肛门排气时间(h))0
肛门排便时间(h)
肠内营养组
112
61.17±13.43*
108.15±34.19*
对 照 组
112
86.74±15.27
131.81±31.87
与对照组比, *P<0.05
表2 两组病人的生化指标及人体测量
肠内营养组
对照组
术后第1天
术后第8天
术后第1天
术后第8天
ALB(g/L)
32.35±5.73
38.66±5.68*
31.53±5.77
30.49±5.57*
PA (mg/L)
183.7±42.3
202.4±61.3*
186.1±51.3
201.4±0.44*
TSF (mm)
10.95±0.79
9.93±0.81
10.69±0.48
9.64±0.52
AMC(cm)
23.95±1.11
22.54±1.06
23.65±0.75
22.21±0.82
WT(kg)
平均下降0.4~1.4
平均下降1.1~2.6
P<0.05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