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273871)。 作者简介:谌祖江(1987-),男,汉族,江西宜春人,硕士,研究方向:骨伤推拿手法研究。 通讯作者:李义凯,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
正文:表1 斑块破裂压力值比较(n=8)
Table.1 The comparison of pressure value of plaque rupture(n=8)
组别 斑块破裂压力值(kpa)
旋转手法组 31.5±5.26
推桥弓组 27.1±6.65
高脂饲料对照组 29.4±4.12
(±S,mmol/L,n=12)
表2 三组斑块破裂压力值的比较
Table.2 The comparison of pressure value of plaque ruptur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I) 组别
(J) 组别
均数差 (I-J)
标准误
Sig.
旋转手法组 推桥弓组 4.35500 2.72121 .124
高脂饲料对照组 2.08750 2.72121 .452
推桥弓组 旋转手法组a -4.35500 2.72121 .124
高脂饲料对照组a -2.26750 2.72121 .414
高脂饲料对照组 旋转手法组b -2.08750 2.72121 .452
推桥弓组b 2.26750 2.72121 .414
注:与高脂饲料对照组比较:bP>0.05;与推桥弓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多因素的全身性疾病,往往同时累及多处血管[12]。颈动脉是脑供血的主要通路,大约6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3]。斑块的好发部位以分叉处最多见,多两侧同时受累,其次是颈总动脉及动脉窦。颈动脉分叉部位管径急速伸展,血流产生漩涡,遭受损害最大,最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14]。颈椎旋转手法与推桥弓法的施术部位均在颈部,故对颈动脉的影响最为直接。观察旋转手法与推桥弓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是本研究的关键。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脂类代谢紊乱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15-17]。不少研究表明,血脂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呈明显正相关[18-20]。一般认为血浆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呈负相关[21],即HDL愈高,发病率愈低。本实验结果显示,兔血浆中HDL值在6周、10周、14周呈逐渐递减的趋势,这说明兔动脉粥样硬化正在形成与发展。动脉粥样硬化与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关系[22]。基础研究也发现,高水平TC能改变动脉粥样硬化,而TG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进程;LDL是血浆中主要带胆固醇的脂蛋白,其中血浆水平与TC的血浆水平有一致性,能将胆固醇转运到肝组织中[23]。黄静[24]等研究发现较无斑块组比较,有斑块组血TC、LDL显著增高;较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血TC、LDL显著增高。但本研究中,TG、TC、LDL在6周、10周和14周逐渐递减,这与许多文献研究结果[18-20]不符。此外,VLDL在10周有所上升,但14周时又下降,可考虑是否与10周后改用普通饲料喂养有关。
颈椎旋转手法与推桥弓法是临床常用来治疗颈椎病、颈部筋伤及控制高血压[4-6]的常用非手术疗法,但随着近年来国内外不断出现颈部推拿引发脑血管意外等的报道[25-26],使人们开始重视颈部推拿这种非手术疗法的安全性。造成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如颈椎解剖结构和功能上的固有危险性。颈椎结构复杂,附近结构重要,此区疾病的损伤常导致严重后果。而颈部推拿手法正是要作用于该危险部位。其次颈部推拿手法中有些手法如颈椎旋转,手法操作本身客观上存在风险。旋转手法过度扭转关节危险性较大,很容易对关节部位造成重大损伤。另外,由于医生的经验及技术等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在治疗疾病时对推拿手法的选择具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这也不可避免的潜伏了较多的危险因素[27],此外,施术者盲目追求咔哒声,反复推拿,过度用力,也易导致颈部的损伤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研究表明,推扳力的大小与咔哒声的发生并无直接关系[28]。许多研究表明动脉粥样斑块脱落、斑块附壁血栓形成脱落以及在斑块基础上形成的血管狭窄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29-30]。动脉粥样硬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稳定型,不易产生有症状栓塞或颈动脉闭塞;另一种是不稳定型,即使狭窄不太严重,产生有症状栓塞或颈动脉闭塞的危险性较高[31],颈部推拿引起的不良事件,大多数是发生于患者本身存在不稳定斑块病变的基础之上,因此,斑块的稳定性越强,颈部推拿造成斑块破裂的可能性就越小;而颈部肌肉对颈动脉的保护,亦可适当削减外力因素对颈动脉及其斑块的影响。组织学研究显示,具有大的脂核和较薄纤维帽的斑块易破裂而导致相应缺血性血管事件,影响斑块的稳定性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内部因素主要是纤维帽厚度、纤维帽的炎症和修复过程、偏心脂质核心的大小和坚固性。外部因素多考虑力学因素。目前国内外研究集中于动脉壁的张力和血流的切应力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32],而本文主要研究血管壁外部力量对是否会降低斑块的稳定性。本实验采用自制体外直接可控破裂斑块模型,通过匀速推动注射器,利用压力传输通道将注射器加压传递到斑块内,再通过与之相连接的压力记录装置记录压力斑块破裂时的压力大小。研究结果表明,旋转手法组、推桥弓组和高脂饲料对照组之间斑块的破裂压力值并无显著性差异,旋转手法组与推桥弓组之间的斑块破裂压力值也无统计学意义。
本实验的研究证明旋转手法和推桥弓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并无明显影响,但病理结果所示,本实验所造动物模型仅为轻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未产生不稳定动脉粥样斑块,故仅可证明在稳定斑块基础上的颈部推拿不会造成动脉粥样斑块脱落而引发不良影响,而对不稳定斑块的稳定性是否存在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