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立医院新闻发言人制度
面对媒体的采访,并不是每个医院员工都适合发声,特别是涉及到敏感的话题,如果稍不注意,就会被媒体抓住把柄,由此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设立医院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对医院官方态度的一个最好的传达途径。关于新闻发言人,在《辞海》中已有全面的定义:“由国家机关或党或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新闻发布人员。其职责是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约见记者或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向新闻界发表有关的信息和意见,并代表有关方面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医院的新闻宣传队伍,是医院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的基础,需要结合医院本身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对宣传队伍进行合理安排,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奠定坚实的人才管理基础。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新闻发言人为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以及宣传部门的主任,他们根据医院实际的新闻发言需求,对医院新闻信息进行发布并对存在争议的事件进行澄清。
适时安排新闻发布会
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需要由医院权威人士进行解释的事件,有必要召开正规
的新闻发布会,并且要以最快的速度和反应进行有效处理,做好迎接新闻发布管理工作,将危机转化成机遇。此类新闻发布会的召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要与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有必要时要走新闻发布审批程序,并经过院长办公室讨论研究决定后进行发布,新闻发布则由院方的新闻发言人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媒体出现片面、报道失实等情况发生,医院要及时向媒体
单位发出新闻发布的通知,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宣传部门工作人员要与各媒体单位协商,要求个媒体在新闻稿件撰写完成后,经过医院宣传部门审核之后才能发表。
个人层面:接待记者既要真诚对待,又要讲究技巧
有权利要求出示记者证,讲明采访意图
作为医院负责接待媒体记者的工作人员,有权利要求记者出示记者证,这样能够避免假记者混水摸鱼,防治院方上当受骗。有些接待人员担心要求记者出示记者证会引起记者的不快,所以面对不认识的自称是记者的人,也不要求其出示记者证,由此就给假记者行骗的机会。作为受访者,是有全力要求记者出示记者证才接受采访。同时,也请记者讲明采访意图,以便更好地配合采访。
真诚对待媒体记者,不卑不亢,避免虚假糊弄现象
真诚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面对记者也不例外,有些接待人员被记者“无冕之王”
的头衔震慑了,往往在记者面前表现得卑躬屈膝;相反,有些接待人员认为记者是来找麻烦的,就以强硬的态度面对,这些都是不合适的。面对记者,要有真诚沟通的态度,避免用不真实的言语来应付采访,如果记者过后发现受采访者说的是假话,如实报道出来,将给医院的形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有权利拒绝回答与事件无关的问题
很多人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好像是在法庭上接受审问一样。其实,受访者有权利拒
绝回答与事件无关的问题或者涉及机密、隐私等问题。受访者可以坚决地、礼貌地说拒绝回答这些问题。记者有时会突然问受访者一个与主题无关的其他问题,这多半是记者给设的圈套。对此受访者应该有高度的警觉,可以闭口不谈。
争取主动权,避免被记者带着走
在遇到负面新闻采访时,立即派出宣传部门的负责同志前去与记者沟通,沟通的目
的是了解记者的采访意图,而不是阻止记者采访, 了解采访意图后才能更好地组织语言应对记者的采访。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受访者不全是被动的角色,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对医院不利的言论,受访者要及时主动进行澄清,争取主动权。
四、小结
总之,医院与媒体的关系犹如一把“双刃剑”,媒体对医院的正面报道有利于医院良好形象的塑造,赢得群众的口碑;媒体对医院的负面报道又能使医院形象尽毁,严重者可将医院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与媒体是斗争还是合作”,这是很多医院管理者纠结的问题,这是一个不需回答的问题。斗争,只可能对医院更加不利,合作则可以实现双赢。但必须谨记的是,在与媒体合作的过程中,要有严格的制度做保障,并讲究合作的技巧,特别是要用好“沟通”这个工具,中国医院协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频发的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占不到20%,其他80%均缘于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此次湖南产妇死亡事件,如果能利用好“沟通”这个工具,也许就不至于成为医患关系伤口上一把残忍的新盐。
参考文献:
(1) 赵立春 《新媒体时代医院的危机营销与危机公关》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05
(2) 陈宇清 《医院媒体危机管理》 中外医学研究 2011 .03
(3) 张眉芳 陈晓燕 朱 硕 周丹凤 张 翔 《医院社交媒体危机管理对策研究》
医学与社会 2013.01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