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老师对同学的病史进行补充,并对应该解决的问题给予引导。
(4)讨论: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材料进行分析,完善本小组对该病例分析的观点得出该病例诊断、鉴别诊断,若为急症,给出下一步紧急处置。另一方面,对本次案例学习过程中解决的问题及待解决的问题做出归纳。
(5)总结:在课堂讨论结束,任课教师就本次案例学习情况做出小结和点评。
(6)结合临床实践过程,将健康宣教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做好宣教工作。
3.案例教学的评价
2015.1月—2016.9月于我科实习的42名学生,所有结束妇产科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案例教学进行评价。调查内容结果如表1所示,学生对案例教学在妇产科的实践比较容易接受,满意度高,对增加健康宣教内容满意程度较高。
表1 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评价
调查内容 满意程度人数n(%)
非常满意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能提高学习兴趣 24(57.1) 16(38.1) 2(4.8) 0(0)
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 20(47.6) 18(42.9) 4(9.5) 0(0)
对尽快适应工作有帮助 16(38.1) 16(38.1)8(19.0) 2(4.8)
有利于培养沟通技巧 17(40.5) 16(38.1) 6(14.3)3(7.1)
有利于理解掌握难点重点 15(35.7) 16(38.1) 6(14.3)5(11.9)
对增加健康宣教内容的评价 20(47.6) 16(38.1)6(14.3) 0(0)
对案例教学的评价 20(47.6) 15(35.7) 6(14.3) 1(2.3)
4.案例教学的效果
(1)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亲自进入角色(医生或病人),扮演病人时,学生能够熟悉掌握典型疾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扮演医生时,学生不再是站在老师身后的“观察者”,而成为真正需要去处理问题的执行者。增强了妇产科课程的吸引力,调动了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结合理论知识,对真实案例进行实践诊断、治疗,使妇产科教学更加符合“3+2”模式全科医生的特点(面向基层,服务对象广泛,服务内容宽泛,知识结构复杂,基本技能全面等),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针对全科医师的服务对象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的贯穿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以及保健相关知识讲授。
(3)通过换位思考及角色扮演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信心及与人的沟通技巧。
(4)临床教学中根据可以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将教学内容进行扩展。例如:针对全科医生,将来工作的重点是疾病的首先发现及远期保健。案例教学过程中重点启发学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的认识,以及疾病远期影响、健康保健等知识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利用课余及临床实践过程中,向学生教授教学重点的同时,将针对全科医师需要的相关保健知识贯穿其中,将教学内容进行扩展。针对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师。面对当前的生育高峰,为适应目前医疗形式,进行的妇产科学教学内容扩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转变。案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讨论过程及病例本身的归纳总结程度以及通过典型案例对该疾病的认识程度进行评价。发现案例教学使学生更有学习积极性,更容易接受相应的理论知识,使其思维方式更开阔,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方式,优于传统教育方式[2]。案例式教学方法经过临床应用后,受到广大临床学生的认可。特别适合全科医生的妇产科临床教学上的广泛应用,通过妇产科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可以逐步推广至其他临床科室及其他领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工作后能最快适应临床工作,投入到社区工作中,培养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
参考文献:
线福华,路孝琴,吕兆丰,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及其实施中的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12,22:2498-2501
黄小平 , 邓冰湘,李峰,等,中西医结合七年制生理学案例教学法的尝试,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5( 06): 101-10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