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②擦拭消毒:
用2%戊二醛溶液拭门、窗、桌、椅、床、墙或地面等,对一般繁殖体污染的表面,消毒作用10分钟,肝炎病毒污染的表面消毒作用30分钟。戊二醛除对碳钢外,一般腐蚀性弱,特别是碱性戊二醛腐蚀性更弱。戊二醛对人和动物的皮肤粘膜有刺激性,特别接触浓溶液时应戴橡皮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万一接触眼睛或皮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戊二醛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但对人的全身性毒性反应轻微。甲醛和戊二醛必须在通风橱或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
(二)含氯消毒剂:杀菌谱广,对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胞都有杀灭作用。
1、使用范围
含氯消毒剂广谱、高效、低毒。广泛应用于实验废弃物、试验器械、环境、地面、空气等。
2、使用方法
(1)浸泡法:
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的容器内,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mg/L的消毒剂浸泡10分钟,对结核杆菌、肝炎病毒和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
(2)擦拭法:
对不能用浸泡消毒的物品可用擦拭法。消毒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3)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 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墙面:200ml/m2;水泥地面,350 ml/m2,土质地面,1000 ml/ m2),作用30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 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喷洒量同前),作用60分钟以上。
(三)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是一类应用广泛的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是依靠其强大的强氧化能力,使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死亡。目前在我国常见的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以及二氧化氯。
(四)碘伏及其他含碘消毒剂
含碘消毒剂是一类用途广泛的广谱消毒剂,目前,医学上常用的碘消毒剂有游离碘和碘伏等。游离碘消毒剂(碘酊和碘水溶液)是经典消毒剂,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碘元素本身。它可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菌体的蛋白质和酶受到破坏。碘伏是碘以表面活性剂为载体的不定型络合物。其中表面活性剂兼有助溶作用,该消毒剂中的碘在水中可逐渐释入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杀菌作用。所用表面活性剂,应既能作为碘的载体,又能有较好的溶解性。碘酊及碘伏是中效消毒剂,可以杀灭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常用于手及皮肤表面的消毒。皮肤、伤口消毒时,用2%碘酊涂搽,作用1分钟,需要时可用70%乙醇将残余碘擦净。碘伏一般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使用,卫生洗手消毒用500mg/L有效碘溶液浸泡2分钟;对外科洗手用含有效碘3000-5000 mg/L擦拭3分钟。
(五)季铵盐类消毒剂
季铵盐类消毒剂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此类消毒剂是低效消毒剂,其杀菌机制主要是改变微生物浆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物质外渗,从而起到杀菌作用。同时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阻止细菌代谢和使胞浆蛋白、胞膜沉淀而使细菌死亡。这类消毒剂中不太常用的有度米芬和消毒净,最常用的是新洁尔灭(十二烷基二甲基苯甲基溴化铵)。新洁尔灭在常温下为黄色胶状体,具有芳香气味(不纯者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极苦。易溶于水,溶液澄明,呈碱性,振摇时产生大量泡沫,具有表面活性作用。耐光、耐热,性质较稳定,可长期贮存。新洁尔灭对化脓性病原菌、肠道菌与部分病毒有一定的杀灭能力;对结核杆菌与真菌的杀灭效果不好;对细菌芽胞仅有抑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的杀灭能力一般较对革兰氏阴性菌强;抑菌浓度远低于杀菌浓度。新洁尔灭为低效消毒剂,可用于预防性消毒,但不能用于灭菌。对污染物品表面消毒,可用0.1~0.5%浓度溶液喷洒、浸泡或擦抹,作用10~60分钟,水质过硬,浓度应提高1~2倍。消毒皮肤可用0.1~0.5%浓度溶液涂抹、浸泡。消毒粘膜可用0.02%。
三、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消毒、灭菌效果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影响与限制,所以在消毒之前,要根据消毒的目的、条件和环境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一种或几种切实可行的消毒方法。
(一)根据病原微生物选择
由于各种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抵抗力不同,所以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消毒方法。对于一般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等,可用煮沸消毒或低效消毒剂等消毒方法,如用新洁尔灭、洗必泰等;对于结核杆菌、真菌等耐受力较强的微生物,可选择中效消毒剂与热力消毒方法;对于污染抗力很强的细菌芽孢需采用热力、辐射及高效消毒剂的方法,如过氧化物类、醛类与环氧乙烷等。另外真菌孢子对紫外线抵抗力强;季铵盐类对肠道病毒无效。 (二)根据消毒对象和现场选择
1、试验器材及培养基的消毒与灭菌
试验器材及培养基的消毒与灭菌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的成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为避免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多选择物理法,首选热力消毒与灭菌,对于不耐热的试剂、培养基,则选择过滤除菌。
2、污染废弃物和培养物消毒
凡有毒菌污染的废弃物和残剩培养基均应在彻底消毒以达到对人员和动物无害、对环境无影响方可对外排放。
(1)焚烧处理:
一般非液体废弃物可以装在专用污物袋内,安全密封后派专人送焚烧炉做焚烧处理。
(2)压力蒸汽灭菌:
病原体污染物和废弃培养基可装入污物袋或装入≤25cm深的金属盒内、液体污物可装入500ml玻璃瓶内加塞,直接放入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在121℃条件下灭菌处理60min。有毒试验室内压力蒸汽灭菌器排气口要装高效过滤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适合处理瓶装液体污物。
(3)化学消毒法:
实验室废弃物一般不主张用化学消毒法,因为不容易消毒彻底,少量废弃物亦可考虑用高效消毒剂处理。
3、污染物品的消毒
(1)少量小型玻璃器材的处理:
在实验室操作中使用的吸管、小试管、玻片、离心管、玻璃棒等器材,用后随手放入消毒桶内,桶内消毒剂可以用0.5%过氧乙酸、0.5%含氯消毒剂、2%戊二醛等。消毒处理后清洗干燥,桶内消毒剂要及时更换。
(2)器材量大或器材本身体积大需要集中处理:试验工作量大或生产性试验室每天器材量比较大,如污染的平板、烧瓶、大试管等器材用后可以放入≤25cm深的金属盒内,直接放入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在121℃条件下灭菌处理60min,再取出灭菌干燥。
4、空气消毒
实验室内空气消毒作为预防消毒措施效果最可靠的是高强度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作为终末消毒性质的处理比较可靠的是化学消毒:
(1)气溶胶喷雾消毒法:
目前认为适合于空气消毒的主要有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采用气溶胶喷雾器喷0.5%过氧乙酸或6%过氧化氢,每立方米喷20mL,密闭作用60min即可达到消毒要求。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