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医药卫生 > 产后外阴伤口两种缝合方法的效果对比
产后外阴伤口两种缝合方法的效果对比
来源:互联网 sk019 | 宋惠平
【分  类】 医药卫生
【关 键 词】 产后;外阴伤口;缝合方法;效果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目的:探索产后外阴伤口两种缝合方法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10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产妇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50例产妇,对照组采用2/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观察组采用薇乔缝合线连续缝合。结果:观察组产妇和对照组产妇,对比住院时间、疼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产后48小时活动情况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薇乔缝合线连续缝合方式在经阴道分娩产妇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产后;外阴伤口;缝合方法;效果

  阴道分娩可避免手术带来的创伤性,且利于产后恢复,但其可出现不用程度会阴裂伤现象,而一项有效的缝合方式可减轻对产妇会阴的损伤[1]。 本文旨在探索产后外阴伤口两种缝合方法的效果对比,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10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在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对100例产妇进行动态随机化分组,分为观察组(薇乔缝合线连续缝合组)和对照组(2/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组),两组产妇均为50例。

  观察组:28例为初产妇,22例为经产妇,年龄20~3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74±1.95)岁,平均孕周(39.75±1.85)周。

  对照组:27例为初产妇,23例为经产妇,年龄19~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58±2.74)岁,平均孕周(39.62±1.48)周。

  观察组经阴道分娩产妇和对照组经阴道分娩产妇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其可进行相互对比。

  1.2 方法

  两组产妇冲洗液均选用0.9%生理盐水,在产妇将胎盘娩出后,用冲洗液清洁会阴周围组织,冲洗完毕后,便可开始缝合,最后使用碘伏棉球进行消毒,产后每日给予患者红外线会阴照射,2次/日,30分钟/次。

  对照组缝合方式:采用2/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肌层和皮下组织,连续缝合阴道黏膜和皮肤。

  观察组缝合方式:采用薇乔缝合线从内向外连续性缝合皮内组织、皮下组织、阴道黏膜、肌层,在整个缝合过程中,只需打两个结。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产后48小时活动情况。

  产后48小时活动受限情况主要是指:哺乳姿势受限、大便姿势受限、坐姿受限、走姿受限。

  疼痛评分: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疼痛感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住院时间、疼痛评分采用T检验,不良事件发生率、哺乳姿势受限率、大便姿势受限率、坐姿受限率、走姿受限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代表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产妇产后48小时活动情况

  观察组实施相应缝合技术后,产妇产后48小时活动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产后48小时活动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n) 哺乳姿势受限(n;%) 大便姿势受限(n;%) 坐姿受限

  (n;%) 走姿受限

  (n;%) 观察组 50 1(2.00%) 0(0.00%) 3(6.00%) 2(4.00%) 对照组 50 19(38.00%) 18(36.00%) 21(42.00%) 20(40.00%) 2.2 对比产妇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实施相应缝合技术后,产妇的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组别 例数(n) 住院时间 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 50 2.69±1.75 2(4.00%) 对照组 50 5.74±1.75 21(42.00%) 2.3 对比产妇疼痛评分

  观察组实施相应缝合技术后,产妇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疼痛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n) 缝合前(分) 缝合后(分) 观察组 50 5.95±1.75 1.36±0.95 对照组 50 5.62±1.95 2.95±1.75

  3 讨论

  皮肤主要是由真皮和表皮组成,其中表皮血供主要来源于表皮的血管网,表明无明显血管,选择一项良好、安全的可吸收线不仅可达到治疗效果,还可保持外观美感[2]。早期临床上常使用丝线缝合,其虽可达到一定缝合效果,但其在缝合时,可与真皮层毛细血管网呈直线水平,从而影响产妇局部的血液循环,导致局部出现牵拉痛、组织水肿现象,近年来,随着缝合技术的发展,薇乔缝合线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仅可达到缝合效果,还可保持产妇阴道美观感[3]。

  对照组产妇选择间断性缝合方法,其可导致阴道伤口长时间的暴露于污染区,且杂线较多,产后容易出现疼痛、硬结现象,同时腹产妇哺乳姿势和大小便姿势造成一定影响[4]。而观察组选择薇乔缝合线连续性缝合,在缝合过程中只需打两个结,其可降低产妇不适感,且无线结反应,减少产妇组织异物感,促进产妇伤口愈合,缩短其住院时间[5]。除此之外,薇乔缝合线属于可吸收线的一类,其由高分子因子组成,表面有硬脂肪酸混合涂层,其属于无毒性物质,在进入人体后可被快速吸收,同时混合涂层缝线较为平滑,较容易通过组织,从而降低患者疼痛感,且对产妇会阴损伤性较小,组织反应轻[6~7]。

  虽然其缝合效果显著,但注意以下事件,可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1)在缝合时,应将缝线松紧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做到既不影响血流,又不留死腔;(2)在缝合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产妇出现感染现象;(3)在缝合时,应将各组织层次对齐,保证其可恢复至原本解剖结构[8]。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产妇的不良事件发生率(4.00%)、哺乳姿势受限率(2.00%)、大便姿势受限率(0.00%)、坐姿受限率(6.00%)、走姿受限率(4.00%)、住院时间(2.69±1.75)、疼痛评分(1.36±0.9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总而言之,薇乔缝合线连续缝合方式在经阴道分娩产妇中效果确切,其可改善产妇产后48小时活动情况,缩短产妇住院时间,因此其缝合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巧莲,李凤莲.U字型缝合产后外阴血肿27例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69-70。

  [2]陈湘华.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外阴切口.皮肤埋缝的探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1):354。

  [3]邵大琼,陈晓丹,朱红星等.会阴侧切两种缝合法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98(9):128-129。

  [4]张淑红,钮彬.改良性外阴癌手术缝合法9例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9):806。

  [5]林海燕.会阴侧切术中不同侧切角度及缝合方法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38-39。

  [6]杨玫,马小涵.会阴侧切术后T形裂伤解剖复位缝合法效果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4):50。

  [7]李义兵.会阴侧切术中不同侧切角度及缝合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7):187-189。

  [8]廖红梅,毛莲芬.薇乔缝合线连续缝合在会阴侧切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0):75-76。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教师《教师》
《教师》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6-1072/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教学探蹊、班主...
心理技术与应用《心理技术与应用》
《心理技术与应用》杂志,于201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104/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实验...
中国广播影视《中国广播影视》
并非《中国广播影视》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中国广播影视》杂志,半月刊,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
中国投资《中国投资》
《中国投资》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030/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非洲商业观...
中国实用护理《中国实用护理》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旬刊,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大连理论医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309/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