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将200例缓解期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疗法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基础疗法上加用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达85.0% ,显著优于对照(P<0.01),复发率明显减低。结论三伏中药穴位敷贴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疗效。 〔关键词〕小儿哮喘;穴位贴敷;冬病夏治;临床观察
Treatment of Point Application bronchial asthma in children in remission of clinical observation
Yu Yanling, Shang Lili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Hefei, Anhui 230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ation Point Application Winter Disease adjuvant treatment efficacy of children with asthma remission.Methods 200 cases of asthmatic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100 cases of 100 cases.Both groups were symptomatic treatment based therapy,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dog days plus acupoint sticking.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was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was 85.0%,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P <0.01), relaps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Conclusion dog day point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an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reduce relapse and improve efficacy.
Key words: pediatric asthma; Point Application; Winter Disease; clinical observation .
“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提倡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疗法之一, 符合现代预防医学思想。其方法很多, 不仅有伏天里穴位敷贴膏药, 还有针灸推拿、拔罐、刮痧和服用汤药等。“三伏贴”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 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 以鼓舞正气, 驱散体内阴寒, 调节脏腑功能, 恢复机体阴阳平衡, 增加抗病能力, 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7月~2010年8月、在安徽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 符合小儿哮喘缓解期诊断标准,并配合常规哮喘对症治疗方法的200例患者进行追踪观察。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观察中药夏治咳喘宁穴位贴敷预防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 。
1.2 分组|
(1) 对照组: 男60例, 女40例; 年龄2~12岁, 平均(6.75±0.77) 岁; 发病年龄1~7岁, 平均(3.31±1.58) 岁;病程0.5~10年, 平均(3.67±1.31) 年, > 3年者53例,≤3年者47例; 病情分级Ⅰ级0例, Ⅱ级10例, Ⅲ级40例,Ⅳ级50例。辨证分型:属肺虚的42例,脾虚36例,属肾虚22例。(2) 观察组: 男67例, 女33例; 年龄2~12岁, 平均(6.78±0.75) 岁; 发病年龄1~6.5
岁, 平均(3.33±1.52) 岁; 病程0.5~10年, 平均(3.66±1.33) 年, > 3年者50例, ≤3年者50
作者:余燕玲,女,硕士研究生,儿科医师。
通讯作者:尚莉丽,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例; 病情分级Ⅰ级0例, Ⅱ级7例, Ⅲ级47例; Ⅳ级46例。辨证分型: 属肺虚的43 例,属脾虚的34 例, 属肾虚的23例;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度.发病年龄及辨证分型等,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 具有可比性。
1.3 诊断标准
1.31 哮喘诊断标准及哮喘缓解期诊断标准 均按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助组制订的儿科哮喘标准[ 1 ]。
1.32 病情分级标准 按照《哮喘病学》[ 2 ]拟定病情分级标准, 见表1。
缓解期哮喘患儿病情分级标准
分级
感冒次数
发作时一般情况
哮喘发作次数
咳嗽
喘息
睡眠
活动能力
Ⅰ级
<3次/6月
偶咳
偶作
安静
正常
≤1次/月
Ⅱ级
<5次/6月
偶咳
间断发作
偶有夜间惊醒
轻微受限
≤2次/月
Ⅲ级
≤1次/月
较多
频繁发作
不安明显受限
明显受限
≤3次/月
Ⅳ级
>1次/月
多
持续
严重影响
严重受限
>3次/月
喘息偶作: 偶有一次发作, 时间< 半小时, 不需用药; 间断发作: ≤2次/周, 每次< 1小时, 在家自行服药可缓解; 频繁发作: > 2次/周, 每次数小时至数天, 需门诊治疗, 偶急诊; 持续: 哮喘持续, 需急诊或住院治疗。活动能力正常: 日常活动和体育活动正常; 轻微受限: 剧烈体育活动可诱发, 不能参加剧烈体育活动; 明显受限: 轻微体育活动可诱发, 不能上体育课; 严重受限: 日常活动可诱发。
1.23 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判断指标 按《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 3 ]拟定。
1.3 纳入标准
凡符合哮喘诊断标准, 处于缓解期的2~12岁哮喘患儿, 在此之前为哮喘缓解期并进行基础疗法治疗者。 1. 4 排除标准
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小儿哮喘缓解期伴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肿瘤等其他支气管、肺疾患, 重度肺气肿; 小儿哮喘缓解期并发严重的心、肝、肾、脑、血液系统疾患; 不能坚持治疗1年以上者; 不合作患儿或精神病患儿。
2 方法
2.1 夏治咳喘宁药物组成: 细辛,甘遂,白芥子,生姜,延胡索等。
2.2 治疗方法
2.21 观察组:依据经络辨证的原则,选取相应的穴位,如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膈俞(双侧), 再加上天突,膻中、风门、定喘等能发挥补肺、健脾、益肾作用的穴位并分次进行,用姜汁将夏治咳喘宁药末调成干糊, 做成直径为15㎜的药丸置于穴位上,再用活血止痛贴膏分别固定。从2007年夏季三伏的入伏日起,每10天贴1次, 共3次,根据患儿的耐受程度,每次贴2~4小时。反应不明显的可稍延长敷贴时间,缓解期必要时给予基础药物治疗。
2.22 对照组: 必要时单纯给予基础药物治疗。两组患儿在观察期间,如哮喘急性发作,给予相应抗炎、平喘等综合治疗。
2.3 观察指标与方法
夏治咳喘宁三伏贴“冬病夏治”的观察:自2007年7月三伏贴敷前至2010年8月三伏前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