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摘要 目的 了解兰州市孕产妇保健服务动态变化,达到减少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和难产的发病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为目的。 方法 对2000~2010年兰州市早孕健卡率、早孕检查率、产检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新法接生率、住院分娩率、高危产妇管理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0~2010年兰州市孕产妇保健服务整体呈逐步上升趋势,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77.46/万下降到2010年的27.31/万。结论 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加强尤其是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管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孕产妇 保健服务 死亡率 干预措施
Liang Fang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Lanzhou, Gansu 730030, China Ministry of Health
[Abstract] Objective: maternal health services in Lanzhou City, the dynamic changes to reduce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complications and the incidence of dystocia,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the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Methods: of Lanzhou City from 2000 to 2010 rate of early pregnancy and health card, check the rate of early pregnancy, prenatal testing rates of postpartum visit rates, rates of maternal systems management, modern delivery rate and hospital delivery rate,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and high-risk maternity management rat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from 2000 to 2010 in Lanzhou City, the overall maternal health services were gradually rising trend in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in 2000 to 77.46 / million in 2010 dropped to 27.31 / million. Conclusion: improve maternal health services, strengthen rural pregnant women in particular hospital deliver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duce maternal mortality。
[Key words] Pregnant and puerperal women; Health service; Mortality rate; Interventions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水平和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的主要指标,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更好的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进一步做好兰州市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现将兰州市2000~2010年孕产妇保健服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000~2010年兰州市妇幼卫生年报表和孕产妇监测资料以及年报表质量控制。
2.2 方法 兰州市所属8个区县通过三级保健网络,层层查漏补缺,统一应用中国妇幼卫生年报表和孕产妇监测报表、年报表质量控制报表,逐级审核、上报至市妇幼保健院。
3 结果
3.1 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情况
提高住院分娩率对保护母婴健康,降低孕产妇非住院分娩死亡危险性十分重要,我国研究证明,产妇非住院分娩死亡危险性比住院分娩死亡的危险性多出5~6倍。2000~2010年兰州市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3.1.1 孕产妇早孕检查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系统管理率
早孕检查率:全市由2000年64.40%上升为2010年86.08%,上升了21.68个百分点。产前检查率:全市由2000年86.20%上升为2010年97.31%,上升了11.3个百分点。系统管理率: 全市由2000年的55.22%上升为2010年的82.76%。产后访视率特别是农村产后访视率有所回升,由2000年的76.70%回升至2010年的94.87%,上升18.17个百分点,全市总体上升为92.43%。详见表1。
年份
早检率
产检率
产后访视率
系统管理率
城市
农村
全市
城市
农村
全市
城市
农村
全市
城市
农村
全市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66.00
65.97
73.22
71.72
70.74
56.05
69.22
73.32
70.98
86.80
87.51
61.80
50.27
54.31
56.59
58.33
58.93
59.17
67.81
75.57
81.74
83.61
64.40
59.36
64.40
64.50
66.04
57.09
65.19
71.37
72.60
84.96
86.08
85.00
90.00
92.44
82.76
89.61
84.51
86.11
90.85
90.43
94.45
96.73
88.30
77.90
83.19
91.84
93.70
86.06
96.09
93.21
87.78
93.29
98.83
86.20
84.90
86.20
87.07
91.16
88.69
90.11
91.07
89.50
94.03
97.50
88.70
89.13
84.74
88.21
85.09
78.24
85.53
89.32
89.74
90.03
91.03
76.70
69.82
69.28
82.26
82.53
80.69
72.46
67.76
81.55
85.43
94.87
84.30
81.00
84.30
85.38
84.12
79.13
80.29
81.63
86.86
88.36
92.43
66.82
62.00
70.51
69.97
67.72
52.77
65.84
72.75
69.58
76.30
82.87
44.75
51.90
47.33
54.54
51.01
50.48
52.85
57.56
70.29
77.82
82.57
55.22
58.20
58.20
62.65
61.39
51.94
60.63
67.35
69.83
76.85
82.76
表1 2000年——2010年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情况(%)
3.1.2 孕产妇新法接生及住院分娩情况
从2000年以来全市新法接生率均较高,2010年全市为100%。 2000~2010年全市住院分娩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农村上升速度较快,由57.53%上升为2010年的98.62%,上升了41.09%;城市由2000年的93.50%上升为2010年的99.84%,上升了6.34个百分点;全市2010年为99.40%,较2000年的80.23%上升了19.17个百分点;从今年来看,城市仍略高于农村,分别为99.84%和98.62%。详见表2。
表2 2000年~2010年孕产妇接生及住院分娩情况(%)
年份
新法接生率
住院分娩率
城市
农村
全市
城市
农村
全市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100.00
98.90
100.00
99.99
100.00
100.00
99.69
99.68
99.90
100.00
100.00
98.44
95.10
97.71
99.96
99.38
100.00
100.00
100.00
99.81
99.96
99.99
99.64
95.90
99.88
99.93
99.82
100.00
99.89
99.86
99.87
99.99
100.00
93.50
93.50
94.54
93.66
95.80
96.90
97.50
97.65
98.46
99.29
99.84
57.53
57.50
57.93
61.09
63.75
71.09
79.39
84.37
92.15
95.19
98.62
80.23
80.20
80.20
78.21
83.66
87.55
90.23 92.92
96.24
97.80
99.40
3.1.3 孕产妇高危管理情况
高危孕产妇筛查、监护和管理是确保孕妇及胎儿生命安全十分重要的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并发症。2010年高危产妇占总产妇数为21.06%,,其中城市为27.42%,农村为10.02%;2010年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全市为100%; 2010年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全市为100%,以上三项指标从2003年起呈上升趋势。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从2003年起已经实现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的到2010年达到90%的目标。详见表3。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