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热带念珠菌 45 15.6%
光滑念珠菌 43 14.9%
近平滑念珠菌 18 6.2%
克柔念珠菌 10 3.5%
2.4 药敏结果
表4 念珠菌的药敏结果(敏感率%)
菌 名 株 数 氟康唑 伊曲康唑 5-氟胞嘧啶 两性霉素B
白色念珠菌 173 96.8 94.6 98.3 99.4
热带念珠菌 45 94.6 84.5 100 100
光滑念珠菌 43 74.5 90.5 96.5 100
克柔念珠菌 10 0 63.4 100 96.3
近平滑念珠菌 18 95.2 86.3 91.5 100
3 讨论
念珠菌与其它真菌一样,是一种具有真正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真核型微生物,现流行称谓假丝酵母菌,是人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等处,属于条件性致病菌。是否引起感染,关键取决于机体免疫状态【2】。在宿主免疫力严重低下的特殊条件下,念珠菌成为医院真菌感染的主要来源,引起深部真菌病。本组共分离出念珠菌五种,结果显示在真菌感染中,白念珠菌仍为主要的致病菌[3],占59.9%,这可能与白念珠菌的毒素黏附力较强有关,热带念珠菌居第二位,与有些报道[4]白念珠菌居首位,热带念珠菌次之一致。289株念珠菌,主要来源于ICU、呼吸科、脑外科和肿瘤科患者的痰、便、尿、血液标本,常常引起肺部、泌尿生殖道、消化道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由于患者长期住院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药物,机体抵抗力降低,菌群失调,因而真菌感染日益严重,由此临床抗真菌药物广泛使用,进而导致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增强。
5种念珠菌对4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抗真菌有良好的效果,但它们并不是临床治疗真菌的首选药物,因为两性霉素B用药毒副作用大,对肾脏损害明显,服药前应考虑个人身体状况,且遵医嘱用药,定期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5-氟胞嘧啶治疗念珠菌单独用药很快产生耐药性,因此主张联合用药,5-氟胞嘧啶与多种药物有良好的联合协同效用[5]。
念珠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耐药率的升高,与临床上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有关。为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株的增加,给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应常规开展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临床医师应根据实验室药敏试验结果,正确选择抗真菌药物,以期达到正确治疗和有效控制真菌感染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瑜,朱建国.酵母样真菌药物敏感实用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1998,16(3):183-184.
[2] 高兰英.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治研究.天津医药,1998,26(9):541
[3] 屈玲,府伟灵,徐永涛,等。166例真菌感染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
[4] 邱芳华,崔颖鹏.651株深部真菌感染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4(19):211-212
[5] 张秀珍,朱德妹。临床微生物检验问与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3,559。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