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8.效果确认
8.1有形成果
四肢骨折患儿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执行率由改善前的58.89%提高到改善后的93.96%。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93.96%-58.89%)/(90.24%-58.89%)×100%=111.87%。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93.96%-58.89%)/58.89%×100%=59.55%。改善后五项查检项目不合格率均有明显下降,详见表2。
表2改善前后功能锻炼项目不合格率比较
查检项目
动作完成度(%)
锻炼时间(%)
配合度(%)
方法(%)
认知(%)
改善前
17.11
15.89
3.11
2.78
2.22
改善后
1.67
1.56
1.04
0.83
0.94
8.2 标准化流程
通过本次的品管圈活动,制定了《骨折患儿早期功能锻炼标准化流程》,并进行QCC编号,上报护理部审批通过后向全院推广使用。此流程成为临床护理人员为四肢骨折患儿实施功能锻炼的参考依据,有效地提高了患儿肢体的功能恢复,预防了关节功能障碍提。
8.3无形成果
由圈成员8人对每位成员活动前后进行评分,评分阶段为5分、3分、1分,评价项目包括品管手法、工作成就感、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凝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及自信心八个方面,每个项目所得分数取其平均值,经比较可见活动后圈成员在各个方面都呈正增长,详见雷达图(图4)。
图4 无形成果之雷达图
9.结论
此次使用品管手法对小儿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进行护理干预,改善了以往单一枯燥的健康教育形式,对患儿的心理方面进行干预,针对患儿自身的特点制定特殊的锻炼形式,有效提高了患儿功能锻炼的兴趣和依从性,改善了家属的满意度。通过此次品管活动,圈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能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在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提高了工作热情和专业技能。同时制定了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标准化,为我科骨折患儿早期康复提供了更加系统、有针对性的书面材料,为骨折患儿功能锻炼的护理工作有更快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2] 谢凤云.骨折不同阶段的功能锻炼与康复指导[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5):141-143.
[3] 李启芳.骨折的功能锻炼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3,26(15).
[4] 崔焱等.儿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 张淑卿,赵冬梅,梁虹. 小儿四肢骨折早期功能锻炼的引导方式[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17.
[6]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5-187.
[7] 陆瑞光,陈利敏,黄奕.PDCA循环在产房电子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5A):64-65.
[8] 蓝玉清,赵剑洁,余芳,陈晨,谢伟红.品管圈及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骨科卧位安全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4,20(26):99-100.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