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医药卫生 > 针刺足三里与体外膈肌起搏对COPD急性加重期并II型呼衰患者疗效影响的比较
针刺足三里与体外膈肌起搏对COPD急性加重期并II型呼衰患者疗效影响的比较
来源:互联网 sk002 | 毛莉娜,罗光伟,万军,黄燕玲,杨硕,毛先明,黄小龙
【分  类】 医药卫生
【关 键 词】 足三里;体外膈肌起搏;COPD;呼衰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本临床观察通过对比针刺组、体外膈肌起搏组及对照组治疗前、第3天、第7天血气分析结果及住院天数的差异,证实针刺足三里和体外膈肌起搏对慢阻肺急性加重并II型呼衰患者PO2的升高及PCO2的减低均有积极作用,相比较而言,短期内(3天)体外膈肌起搏比针刺对PO2的提升更快,但7天后其作用无明显差异。针刺足三里及体外膈肌起搏可明显缩短慢阻肺合并II型呼衰患者的病程及住院天数。
关键词:足三里;体外膈肌起搏;COPD;呼衰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FFECTS OF ZUSANLI ACUPUNCTURE AND DIAPHRAGM PACE-MAKING O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Mao Lina, Luo Guangwei, Wan Jun, Huang Yanling, Yang Shuo, Mao Xianming, Huang Xiaolong
Wuhan Integrated TCM &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Abstract: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cupuncture group, by comparing the external diaphragm pac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efore treatment, third days, seventh days, blood gas analysis and the number of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confirmed to have positive role to reduce the acupuncture and external diaphragm pacing on COPD exacerbations and increased and PCO2 PO2 in patients w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phase comparatively speaking, the short term (3 days) of external diaphragm pacing is quicker than the promotion of acupuncture on PO2,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ffect of 7 days. Acupuncture and external diaphragm pacing can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COPD patients w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duration of illness and hospitalization days.
Keywords: Zusanli; external diaphragm pacing; COPD; respiratory failur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晚期常因II型呼衰竭而危及生命,是呼吸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本临床观察通过比较使用针刺与体外膈肌起搏的COPD急性加重合并II型呼衰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第3、7天血气分析结果及住院时间,以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分组
选择7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针刺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3~88岁,平均年龄为67.75±8.873岁;体外膈肌起搏组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50~90岁,平均年龄为67.50±8.693岁;对照组24例,年龄53~86岁,平均年龄为67.30±8.374岁。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南》[1],所有患者均神智清楚,有自主呼吸。两组病人年龄、性别、初始动脉血PaO2、PaCO2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祛痰、平喘、无创辅助通气等);在此基础上,针刺组取穴双侧足三里,使用30号1.5寸毫针,进针手法为直剌,进针深度为0.5-0.8寸,捻转行针,采用平补平泻法,拾转次数均为6转/s,行针15s,共计90转。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2次;体外膈肌起搏组予使用广州泰科EDP-D2型体外膈肌起搏器,方法为:将起搏电极(负极)粘贴在胸锁乳突肌下端外缘1/3处距膈神经最表浅部位,辅助电极(正级)置于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处,将导电糊均匀涂于4个电极,并用胶布固定,患者取坐位或卧位,选取脉冲频率40Hz,脉宽0.3mm,脉冲幅度80V,包络时间1s,呼吸频率15bpm。每天治疗2次,30min/次。检测使用美国雅培STAT血气分析仪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气(停吸氧15min后)。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新发状况(如感染不能控制需要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或因喘息不能控制而临时加用激素治疗等)患者不计入统计病例,以避免药物混杂因素对于研究结果的影响.
对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d、7d两组pH值、PO2、PCO2及患者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学处理。
1.3 统计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脱落病例
体外膈肌起搏组有2例、对照组1例患者因病情严重、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不计入统计结果。最后参与统计患者数为针刺组20例,体外膈肌起搏组24例,对照组23例。
2.2 血气分析指标
2.2.1 PO2变化
针刺组与体外膈肌组比较,治疗前PO2,P>0.05,统计学无差异;第三天比较P值为0,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第7天比较P值为0.362,P>0.05,统计学无差异;
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PO2,P>0.05,统计学无差异;第三天比较P值为0,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第7天比较P值为0.01,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体外膈肌起搏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PO2,P>0.05,统计学无差异;第三天比较P值为0.014,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第7天比较P值为0.026,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综合以上结论,针刺组和体外膈肌起搏组对慢阻肺急性加重并II型呼衰患者PO2的升高有积极作用,相比较而言,体外膈肌起搏比针刺对PO2的提升更快,但7天后其作用无明显差异。具体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O2指标变化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O2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n)
PO2(mmHg)

治疗前
第3天
第7天

针刺组
20
46.295±11.869
60.705±11.144
64.625±10.499

体外膈肌起搏组
24
48.050±12.260
71.196±12.800
67.213±8.111

对照组
23
46.465±12.000
50.060±12.000
57.074±10.882

2.2.2 PCO2变化
针刺组与体外膈肌组比较,治疗前PCO2,P>0.05,统计学无差异;第三天比较P值为0.641,P>0.05,统计学无差异;第7天比较P值为0.721,P>0.05,统计学无差异;
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PCO2,P>0.05,统计学无差异;第三天比较P值为0.992,P>0.05,统计学无差异;第7天比较P值为0.046,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体外膈肌起搏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PCO2,P>0.05,统计学无差异;第三天比较P值为0.493,P>0.05,统计学无差异;第7天比较P值为0,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综合以上结果,针刺组和体外膈肌起搏组对慢阻肺急性加重并II型呼衰患者PCO2的下降有积极作用,相比较而言,体外膈肌起搏比针刺对PCO2的下降作用无明显差异。具体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CO2指标变化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CO2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n)
PCO2(mmHg)

治疗前
第3天
第7天

针刺组
20
69.830±11.029
65.415±10.723
53.46±10.087

体外膈肌起搏组
24
68.733±10.922
63.729±12.686
52.504±6.823

对照组
23
69.978±11.384
65.452±13.238
62.183±9.565

2.3 住院天数
统计结果显示,针刺组与体外膈肌组比较,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P>0.05),针刺组与体外膈肌起搏组相对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5)。具体住院天数观察结果详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
组别
例数(n)
住院天数(天)

针刺组
20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现代中西医结合《现代中西医结合》
本站致力于《现代中西医结合》同类杂志信息整理收录。本组稿中心并非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官方网站!投稿请联系杂志社,文章是否采用以杂志社的官方通知书为准。 《...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创刊于1998,是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主管、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以刊登统一战线理论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的...
中国地方志《中国地方志》
《中国地方志》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395/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
菌物研究《菌物研究》
《菌物研究》(季刊)2003年创刊,是国内公开发行的菌物科研性刊物。《菌物研究》的宗旨是为菌物研究界的科研、教学、生产及管理人员等提供科学技术交流的园地,传播新...
丽水学院学报《丽水学院学报》
《丽水学院学报》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3-1333/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浙西南...
天文研究与技术《天文研究与技术》
《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由原《云南天文台台刊》更名,2004年正式出版。本刊属于自然科学类学术性刊物,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云南天文台和云南省...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