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3免疫史 2009—2013年报告的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分别占17.27%(24例)、42.45%(59例)、33.09%(46例),其中,未到麻疹活疫苗初免月龄者(<8月龄)9例,占6.47%。8月龄~3岁病例有接种史的比例最高,为9.35%(13例),其次是8~19岁,为4.31%(10例),20~34岁和>35岁免疫状态大多不详(25.90%,7.19%)或无免疫史(15.83%,8.63%)。
2.4麻疹疫苗接种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根据每年度开展的疫苗报告接种率,2000年以来包头市儿童五苗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麻疹免疫接种率一直维持在99%以上。
3 讨论
麻疹是春冬季节最常见的传染病,在疫苗前时代,随着易感人群的积累,城市每隔1一2年,农村每隔1年到数年流行1次,随着疫苗的使用和计划免疫实施,打破了麻疹流行的规律,全国麻疹发病率有效降低[3]。尤其是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麻疹补种活动,超过100万的儿童在三周内接种了疫苗,在孩子进入学校和幼儿园时检查免疫接种证,确保适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4]。同样,2010年,包头市对8月龄~14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显著降低,2011~2012年麻疹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直到2012麻疹发病率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为0.04/10万,疫情得到有效控。但是,到2013年有反弹倾向,其发病率明显超过2011~2012年的同期水平,发病季节前移,麻疹流行季节仍然明显,高峰在3~6月,在春节期间,发病还有个小高峰,提示我们要利用两个人口流动高峰,开展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种工作。
从发病年龄分析得知,20~39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占47.5%(66例),其次是2岁以下年龄组,出现了两个高峰的“双相移位”现象[5],即包头市麻疹的发病年龄高峰趋于向大年龄组(≥15岁)和<2岁组病例)两端分散,分别占病例总数54.68%和29.50%。其可能原因是现在儿童的母亲绝大多数是通过预防接种而不是自然免疫获得的麻疹抗体,抗体水平相对比较低。因此,可能无法充分保护幼儿免受感染,除未达到免疫月龄的儿童外,多数为常规免疫中漏种的儿童;对于成年人而言,可能是由于我国很少记录大多数成年人的免疫接种情况,无免疫史和免疫不详史占有较大比重,造成其发病率上升,说明存在免疫空白人群,其易感性增加,从而成为麻疹等传染病的高危人群。并且当这部分人的学习、生活或工作相对集中时,如大学生、工厂工人等,一旦有麻疹病毒侵入,若控制不及时,非常容易引起麻疹的局部暴发[6]。
全面实施免疫规划是控制并消灭疫苗所针对传染病的主要策略,麻疹疫苗接种是防治麻疹的最有效手段[7]。近年来,要避免麻疹的复苏,其工作重点和根本目标仍是提高免疫空白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在做好适龄儿童常规免疫的同时,适时开展成年人麻疹疫苗的加强免疫。
总之,2013年,有反弹倾向,但总体对消除麻疹取得了然实质性进展,降低麻疹发病率的最有效措施是提高免疫接种率和成功率,在建立免疫屏障的同时要进行主动免疫监测。使所有的年龄符合条件的孩子和成年人进行及时麻疹疫苗接种,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尽早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
为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根据包头市近年来麻疹的流行特征,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①针对6~11个月龄发病率高的情况,建议通过对育龄期妇女接种麻疹-风疹二联疫苗[8],提高其麻疹抗体水平,从而降低婴幼儿麻疹发病率②预防接种是消除麻疹的基础措施,全面落实常规免疫工作,提高8月龄首针麻疹接种率是关键,尤其是流动儿童的及时接种更应得到重视[9],要对免疫史不清20~39岁人群为重点进行补充免疫,同时,对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作为查漏补种,提高高危人群接种成功率。③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鼓励群众自觉接种麻疹疫苗④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网络,提高麻疹监测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艳丽.邢台市2006~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8):927-928.
[2] Anja Takla,a Ole Wichmann,a Thorsten,et al.Measles incidence and reporting trends in Germany,2007-2011[J].BullWorldHealthOrgan2014,92:742-749.|doi:http://dx.doi.org/10.2471/BLT.13.135145.
[3]张延场,马雅婷,王燕,等.2013年河南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消除麻疹措施的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4,27(8):1057-1060.
[4]Chao Ma,a Lixin Hao,a Yan Zhang,et al.Monitoring progress towards the elimination of measles in China:an analysis of measles surveillance data[J].Bull World Health Organ,2014,92:340-347.I doi: http://dx.dai.arg/10.2471/.
[5]姜缨慈,庞红.2004-2010年上海市长宁区麻疹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4):325-327.
[6]魏珍瑶.许昌市魏都区2005-2012年麻疹流行特征及防控效果评价[D].河南:郑州大学,2013,1-44.
[7]张宁,仟军.消除麻疹定义的变化与预防策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18 (6):431-434.
[8]张国庆.1990-2012年寿光市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2011,1-63.
[9]谢学迎,刘登红,刘爱国.泰安市2005~2012 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5):777~784.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