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索处方点评对临床合理用药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期间收集的300张处方单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临床医师用药情况进行探索,发现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归类统计。结果:在非抗菌药物处方单中,以用药和诊断不符、用药选择不当、溶媒使用不当最为常见,而在抗菌药物处方中,以过度用药、医生越级使用抗菌药、抗菌药物用法不合理现象最为常见,同时我院对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统计,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存在不合理处方现象。结论:根据临床用药现象,加强处方点评工作,可改善临床乱用药物现象,使患者用药更为安全化。
【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影响;分析
近年来,临床滥用药物现象越发严重,导致医患纠纷上升,影响医院整体形象,因此在临床上应加强合理用药管理,而合理用药主要是指在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和恢复情况,进行剂量、药物的调整,从而使给药途径适宜,最大程度上发挥药效,使临床用药安全性上升,而处方点评可提高用药合理性,完善医嘱规范性[1]。为此本文旨在探索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的临床意义,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处理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300张处方单进行研究,所有处方单均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集,其中100张为住院部,200张为门诊部;抗菌药物处方单为241张,非抗菌药物处方单为59张;100张来自2011年收集,100张来自2012年收集,100张来自2013年收集。而住院部中100张处方单,20例为皮肤科,20例为内科,20例为外科,20例为骨科,20例为妇科;本次抽取的处方单覆盖了全院所有医师和各个科室,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处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差法研究300张处方单,用药评价可参考《中国临床医生、药师用药指南》,而处方评价可参考《处方管理方法》,根据药物说明书,对临床医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探索,针对不合理处方进行联合用药、用法用量、适应证的探索。
2 结果
241张抗菌药物处方单中,66张为抗菌药物用法不合理,所占比为27.39%;42张为医生越级使用抗菌药,所占比例为17.43%;58张为过度用药,所占比例为24.07%,由此可说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严重。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所占比例 类型 处方单(张) 不合理比例(%) 无指征用药 16 6.64% 选药不合理 11 4.56% 溶媒使用不当 10 4.15% 抗菌药物用法不合理 66 27.39% 反复用药 9 3.73% 联合用药不合理 8 3.32% 医生越级使用抗菌药 42 17.43% 过度用药 58 24.07% 药物混合滴注 9 3.73% 不良反应增加 7 2.90% 特殊人群不合理用药 5 2.07%
59张非抗菌药物处方单中,10张为用药和诊断不符,所占比为16.95%;15张为用药选择不当,所占比例为25.42%;58张为溶媒使用不当,所占比例为18.64%。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分析非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所占比例 组别 处方单(张) 不合理比例(%) 用药和诊断不符 10 16.95% 用药选择不当 15 25.42% 重复用药 5 8.47% 理化配伍禁忌 7 11.86% 药理配伍禁忌 4 6.78% 不良反应增加 6 10.17% 溶媒使用不当 11 18.64% 规格选择不当 1 1.69%
不合理用药中以用法用量不正确最为常见,同时研究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存在不合理处方现象,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合理处理方统计表 组别 2011年(n;%) 2012年(n;%) 2013年(n;%) 选择不适宜 15(15.00%) 10(10.00%) 2(2.00%) 用法用量不正确 23(23.00%) 15(15.00%) 4(2.00%) 联合不合理 10(10.00%) 8(8.00%) 2(1.00%) 疗程过长 26(26.00%) 20(20.00%) 1(1.00%) 重复用药 20(20.00%) 16(16.00%) 1(1.00%)
3 讨论
不合理用药是近年来临床常见现象,其不仅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还可导致患者出现耐药性,对此应加强临床药物处方管理,从而控制医疗成本,缓解医患关系,而临床上最常的用药不合理现象为重复用药、药物用量用法不当等,而通过明确相关因素后,加强医院人员管理,可有效改善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2]。
为了提高各科室人员用药水平,我院分别从各科室抽调专人人员组成处方点评小组,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不合理用药现象[3],其中由临床医师每日审核处方记录,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和处方医师沟通,并提出意见,且每月将问题处方以表格形式汇总,主要内容包括不合理处方诊断、日期、处方医生、不合理原因、处方内容、审核调配人、药学分析等[4],同时为加强医务人员药物治疗了解度,可定期在院内开展合理用药相关知识,从而加强医务人员对药物的了解,使其具备一定专业实践能力,从而减少用药错误,且鼓励医务人员多与患者沟通,从而及时发现不足之处[5]。除此之外,处方点评应具备一定合理性,不应坐而论道,需结合实践,从而最大限度上发挥药效[6~7]。
总而言之,合理用药属于一个涉及面较广的问题,通过合理点评处方,可对其乱用药物现象进行改善,同时通过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现象,进行分析,可优化治疗方式,从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除此之外,处方点评属于一项新型管理工作,其不仅可促进院内合理用药,还可改善多年的医患关系,但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通过不断实践方式,其处理措施可不断完善,从而利于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甄健存,边宝生,孔繁翠等.区域性处方点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评估[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05(7):531-533.
[2]谢婷婷,朱曼,任浩洋等.依据抗菌药物PK/PD理论对我院门诊药房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的点评及案例解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3,95(6):323-324,325.
[3]朱少惠,梁永洪,梁秀梅等.处方点评意见反馈制度对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5):157-159.
[4]陈华,孙丽,叶柳贤等.处方点评在我院2012年度门急诊处方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118-120.
[5]梁华,李根,高羽等.处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用药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4):62-63.
[6]沈云峰,许百虹,梁丽梅等.处方点评系统对提高处方质量效果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3,29(5):533-535.
[7]梅海权,罗艳梅,吴友良等.我院2011年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2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