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人们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建立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1-3]。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资兴市重金属污染区居民健康保障技术应用示范”是科技部首批科技惠民项目,项目旨在提高重金属污染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资兴市城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情况,尤其是重金属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为下一步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首先在资兴市5个城关乡镇街道中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2个街道,然后从2个街道中抽取3个社区,再从社区中随机抽取12个居民小组,从居民小组中抽取一半的户,每户所有13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均纳入本研究的调查对象。调查人群均为城市社区居民,户为本研究的最小抽样单位。
1.2 内容和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共有20个题,分为事实性问题和知识性问题2种类型,其中事实性问题3个(包括近3年是否接受过健康体检、是否吸烟、是否锻炼),知识性问题17个。知识性问题分为8个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问题和9个居民重金属防治知识问题。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问题均来自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4],居民重金属防治知识问题以铅中毒为主,为自行设计问题,涵盖重金属中毒的检测、引起的危害、防治措施、来源、职业等方面。调查采用不记名问卷答题方式,要求被调查者独立完成问卷答题并当场回收。
1.3 样本量的估计
根据现况调查样本量计算公式,N=400(Q/P),取α=0.05,估计P(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等于72%[5],我国15 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6]),P定为0.3,为防止不应答发生,考虑增加20%的样本量,计算得样本量为1215人。
1.4 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
应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采用双人两次录入法录入调查问卷,并进行逻辑检错,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应用SPSS 17.0进行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知晓率的差别。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选取调查对象1250人,共回收有效问卷1232份,问卷回收率98%,问卷有效问答率98%。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基本情况 调查人数 构成比/% 性别 男 653 53.0% 女 579 47.0% 年龄 13-19 42 3.4% 20-29 79 6.4% 30-45 413 33.5% 46-60 421 34.2% 61-90 277 22.5% 文化程度 初中 476 38.6% 高中 496 40.3% 大专及以上 260 21.1%
2.2 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本研究中所有居民重金属防治知识总题数为11088,回答正确458题,知晓率为41.3%;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等健康知识总题数为9856,回答正确5272题,知晓率为53.5%。其中什么是健康生活方式知晓率最高,本次调查中75.9%的居民知晓,其次是吸烟严重影响健康达到74%,再其次是居民对重金属铅的危害的认识,达到了71.5%。儿童血铅偏高常见的原因知晓率最低,仅22.4%,其次是重金属铅的用途知晓率仅25.5%。(表2)
表2 资兴市城市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 健康生活方式 重金属防治知识 项目内容 知晓率(%) 项目内容 知晓率(%) 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75.9 效果理想的食疗排铅食物 29.7 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 52.3 重金属镉来自哪里 45.5 健康成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 51.2 重金属铅的用途 25.5 日行一万步的含义 56 儿童血铅偏高常见的原因 22.4 高血压判定标准 46.9 能引起重金属中毒的常见重金属 30.4 BMI正常范围 35.1 防治重金属中毒的措施 32.4 每天烹调用油量 36.7 能引起重金属中毒常见的职业 58.3 吸烟对健康的影响 74.0 重金属含量检测部门 56.1 重金属铅的危害 71.5
2.3 不同群体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资兴市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城市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和重金属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分别见表3和表4。
男、女性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重金属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是女性高于男性(P<0.05)。
不同年龄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差异(χ2=38.1,P<0.05)、重金属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差异(χ2=12.9,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
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重金属防治知识知晓率在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居民文化程度的增高知晓率相应增高。
表3 资兴市居民不同群体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知晓率的差异 特征 问题总数 知晓问题数 知晓率/% χ2 P 性别 男 5224 2699 51.7 14.9 0.00 女 4632 2573 55.6 年龄 13-19 336 187 55.6 38.1 0.00 20-29 632 379 59.9 30-45 3304 1877 56.8 46-60 3368 1737 51.6 61-90 2216 1092 49.3 文化程度 初中 3808 1821 47.8 127.8 0.00 高中 3968 2137 53.8 大专及以上 2080 1314 63.2
表4 资兴市居民不同群体重金属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差异 特征 问题总数 知晓问题数 知晓率/% χ2 P 性别 男 5877 2360 40.2 6.6 0.01 女 5211 2218 42.6 年龄 13-19 378 105 27.8 12.9 20-29 711 349 49.1 30-45 3717 1686 45.4 46-60 3789 1487 39.2 61-90 2493 951 38.2 文化程度 初中 4284 1641 38.3 146.4 0.00 高中 4464 1734 38.8 大专及以上 2340 1203 51.4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47%,尤其是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知晓率仅53.5%,这与一些发达地区的调查结果存在较大差距[7][8]。女性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男性,这与目前我国仍以女性居民照顾家庭为主相符;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知识知晓率越高,文化程度越高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越广,在对健康信息的分析、理解方面颇居优势,更易接受、利用健康信息[9]。从年龄组来看,20-29岁年龄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最高,这一部份居民向往健康的生活,同时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更多样化;而46-60岁年龄组和60岁以上年龄组居民间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7),都较低,说明46岁及以上人群都是今后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同时也提示,针对社区居民不同人群的特点,应根据其需要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10],尤其对于中老年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应采取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方式[11-12]。
本次调查的重金属防治知识知晓率41.3%,以20岁以下年龄组居民最低,仅有27.8%,这可能因为20岁以下居民对重金属尤其是铅中毒关注不够,因为其他年龄组居民对儿童血铅偏高事件关注度较高,获取的知识也相应较多。
总体来说,今后的健康教育要侧重于46岁以上居民,特别是那些文化程度低的居民。
[1] 周光清, 张继瑜. 健康教育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J]. 中国康复, 2011, 26(4): 306-307.
[2] 柴新玲, 赵子安. 健康教育职能与和谐社会建设[J].地方病通报, 2006, 21(4): 82-83, 85
[3] 符波, 陈婷, 何兵等. 南充市城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的现况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3): 310-312.
[4] 卫生部. 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