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医药卫生 > 浅析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应用于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效果
浅析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应用于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效果
来源:互联网 sk019 | 蒋伟平
【分  类】 医药卫生
【关 键 词】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四肢骨折;临床效果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应用于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四肢骨折患者7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加压钢板组和解剖钢板组。解剖钢板组采取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加压钢板组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就两组患者手术费时、术中平均失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优良率、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加压钢板组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解剖钢板组,并发症率发生率低于解剖钢板组,P<0.05。加压钢板组患者手术费时稍长于解剖钢板组,但P>0.05。加压钢板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解剖钢板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应用于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创伤和术中出血,减少并发症,提高功能恢复优良率,缩短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四肢骨折;临床效果

  四肢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针对四肢骨折的治疗方法为再次连接骨头,保守牵引固定或石膏固定等方法可能导致患者关节僵硬,治疗时间长且功能恢复缓慢,还可能导致固定失败和骨不连。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可对软组织和骨造成较大损伤。近年来,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四肢骨折中应用越来越广泛[1-2]。本研究探讨了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应用于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四肢骨折患者7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加压钢板组和解剖钢板组。

  37例解剖钢板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3例。年龄最低19岁,最高68岁,平均年龄为38.61±4.36岁。其中,交通事故所致有20例,高处坠落有13例,其他4例。骨折时间为1h-6天,平均病程为2.61±0.36天。其中,肱骨骨折、胫骨腓骨骨折、股骨骨折和桡骨骨折分别有13例、10例、8例和6例。

  37例加压钢板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最低20岁,最高68岁,平均年龄为38.29±4.18岁。其中,交通事故所致有21例,高处坠落有13例,其他3例。骨折时间为1h-6天,平均病程为2.61±0.15天。其中,肱骨骨折、胫骨腓骨骨折、股骨骨折和桡骨骨折分别有14例、11例、8例和4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时间、四肢骨折部位、骨折原因等资料如上,经检验P>0.05,组间比较有可行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进行X线检查,若肢体肿胀严重,先进行牵引固定和抬高患肢,配合药物治疗,消肿后进行手术。术前对骨折部位进行牵引固定,预防继发软组织损伤的发生。

  解剖钢板组采取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先复位骨折块,后给予解剖钢板固定;加压钢板组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先准确复位骨折块,以克氏针临时固定,后根据骨折特点选择合适长度和形状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内固定,于骨表面放置锁定加压钢板,经X线对钢板位置进行调整,于远近两端各放置1枚加压螺钉,确保骨折复位完整,经X线C型臂进行观察,后在钢板远近两端放置2-4枚单皮质锁定螺钉,若患者伴随骨质疏松,可将单皮质锁定螺钉改为双皮质锁定螺钉。术后常规抗生素抗感染和止痛剂止痛,及时更换敷料,确保伤口干燥。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功能锻炼[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费时、术中平均失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优良率、并发症率。

  优良:骨折处无异常活动,骨折线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愈合,术后功能恢复正常,外固定解除后上肢可平举1kg重物,持续1分钟,在不扶拐情况下下肢可连续步行3分钟;差:未达到上述标准者[4]。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表示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处理。x±s表示的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处理,以P值低于0.05为评估差异显著性的标准。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费时、术中平均失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加压钢板组患者手术费时稍长于解剖钢板组,但P>0.05。加压钢板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解剖钢板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费时、术中平均失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组别 手术费时(min) 骨折愈合时间(d) 平均失血量(ml) 住院天数(d) 加压钢板组 68.95±10.23 32.14±3.25 50.55±12.42 7.41±1.21 解剖钢板组 64.23±9.54 45.54±5.62 78.25±21.12 10.51±1.22 t值 1.453 8.876 8.562 8.124 P值 0.675 0.000 0.021 0.022 2.2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比较

  加压钢板组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解剖钢板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比较 组别 优良 差 优良率 加压钢板组 34 3 91.89 解剖钢板组 27 10 72.97 X2值 10.423 P值 0.000 2.3两组患者手术不良事件比较

  加压钢板组并发症率低于解剖钢板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手术不良事件比较 组别 骨折延迟愈合 切口感染 发生率 加压钢板组 0 2 5.41 解剖钢板组 2 5 18.92 X2值 7.412 P值 0.001 3 讨 论

  传统解剖钢板对骨折端的固定主要是借助骨面和钢板之间摩擦力,容易导致骨缺血和坏死,且需大范围对周围软组织和骨膜进行剥离,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5-6]。

  锁定加压钢板其锁定孔内螺纹跟锁定螺钉尾端螺纹之间相互吻合,在将锁定螺钉和钢板拧紧后彼此之间可成为一个整体,且锁定螺钉以及钢板可对骨折块进行整体加固加压,确保螺钉、加压钢板和骨块之间成为一种三维内支架固定结构,跟传统解剖钢板比较,其抗旋转、抗弯曲能力更好,稳定性更高,且无需预先折弯接骨板,对骨外膜损伤小,可降低螺丝钉松动发生率[7-8]。

  本研究中,解剖钢板组采取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加压钢板组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结果显示,加压钢板组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解剖钢板组,并发症率发生率低于解剖钢板组,手术费时稍长于解剖钢板组,术中平均失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解剖钢板组,说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应用于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创伤和术中出血,减少并发症,提高功能恢复优良率,缩短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联松.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4(5):751-752.

  [2] 王元超.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2):61-61.

  [3] 杨卫华,秦顺利.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5):975-976,979.

  [4] 韦忠宏.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16(2):206-207.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医师《中国医师》
《中国医师》杂志,于199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274/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检验与临...
中国烹饪《中国烹饪》
《中国烹饪》杂志,月刊,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644/T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卷首语...
中小学管理《中小学管理》
《中小学管理》杂志,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545/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集思广...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苏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其前身为东吴大学1906年创刊的《东吴月报》(又名《学桴》),是我国高等学校及时...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杂志,于197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3-1422/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一...
天津中医药《天津中医药》
《天津中医药》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349/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实验研究...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