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少上述母婴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良好的孕期血糖控制是关键,而准确的孕期血糖水平监测和管理也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监测方法有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ed blood glucose,SMBG)、连续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及糖化白蛋白(glycosylated albumin,GA)。
3.1自我血糖监测
SMBG是通过血糖仪自行测定毛细血管血糖水平,实现血糖监控的最基本方法,反映即时血糖值。对于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孕妇,可根据SMBG的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但容易受饮食、情绪及血糖仪准确性影响,需反复采集监测血糖,患者医从性差,易产生抵触情绪。
3.2连续血糖监测
CGMS可动态监测血糖,每5分钟监测血糖1次,时间可长达7天。用于血糖控制不理想或血糖明显异常而使用胰岛素的妊娠糖尿病孕妇,与SMBG相比,CGMS能更详细的监测血糖波动。多用于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期显性糖尿病,大多数妊娠糖尿病孕妇并不需要CGMS作为临床常规监测孕妇血糖的手段。而其高昂的费用应用也受到限制。
3.3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是血液中葡萄糖分子和血红蛋白的某些特殊部位经过缓慢连续的非酶促反应相结合的产物, 此过程是不可逆的,它的测定值以百分率来表示,指和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比,其反映近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2010年ADA建议将HbA1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可用于妊娠初次评估血糖水平及孕期血糖控制水平的参考指标。由于我国HbA1c检测方法及标准化的不统一,暂不推荐将HbA1c作为我国糖尿病诊断标准,在妊娠妇女中HbA1c尚缺乏公认的正常值。Hiramatsud[27]等报道了HbA1c在不同妊娠阶段的正常值参考范围,0-13周4.7-5.7%,14-27周4.4-5.4%,28周以后4.6-5.8%,考虑到HbA1c受孕期贫血及铁缺乏的影响,Hiramatsud推荐GA作为孕期监测血糖的指标。已有研究证实,以HbA1c测定值作为血糖控制目标可以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妊娠前HbA1c的检测可能有助于预测先天畸形和自发性流产,但对于母婴不良结局风险的预测作用较小[1]。糖化血红蛋白的合成与红细胞的寿命息息相关,易受孕期血容量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寿命的影响,不能如实反映血糖水平,会出现假性降低[28]。HbA1c对短期血糖变化反映不敏感,存在“延迟效应”,且受到孕中晚期铁缺乏的影响,并不适用于妊娠糖尿病的血糖监测。
3.4糖化白蛋白
GA反映患者取血前2-3周平均血糖水平,是更短期反映血糖波动的良好指标。通过血清糖化白蛋白与白蛋白的百分比来表示GA的值,从而去除了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且不受孕期缺铁性贫血及铁缺乏影响。酶法GA测定不受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LDL影响。与糖化血红蛋白相比,GA反映近期血糖变化更加灵敏,特别是对于孕期贫血妇女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9]。然而GA测定也具有局限性,GA测定值受白蛋白半衰期的影响,所以白蛋白代谢异常疾病的患者(如合并肝硬化 、肾病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应慎用GA作为评价血糖水平的指标[30]。综上所述,GA较其他血糖监测更加方便、灵敏、准确,在除外白蛋白更新速度的影响因素之后,可以作为糖尿病孕妇孕期平均血糖水平监测的良好指标。
4.糖化白蛋白在妊娠糖尿病中的参考范围
近年来 GA 作为新的血糖监测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和检验工作者的关注,在实际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妊娠是人体正常情况下的特殊的生理时期,而GA的临床应用时间相对较短,目前GA无论是在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还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均缺乏公认的正常值参考范围。2006年日本糖尿病社会调查日本人群GA参考范围显示12.3—16.9%[31]。2011年日本对非糖尿病病史的体检人群做GA检测研究认为GA≥15.5%,是预测普通人群早期糖尿病的理想指标[32]。Kohzuma[33]等人推荐的美国健康人群GA范围为 11.9—15.8%。2009年上海糖尿病研究所推荐中国人GA范围为10.8—17.1%[34]。Hiramatsu[27]等人对574 例正常妊娠妇女进行统计,推荐GA在正常妊娠妇女的推荐区间为11.5—15.7%。我国上海对 1046例正常妊娠妇女进行检验统计分析,妊娠期间的GA 区间划定为9.2—14.6%;12-16周为 10.2—15.8%;24—28 周为 9.7—13.98%;36-38 周为8.7—13.2%[35]。
5.GA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
5.1与产科并发症相关
Shimizu[36]通过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化白蛋白观察两组结局包括新生儿并发症及出生体重,研究分析正常妊娠妇女的糖化血红蛋白上限为5.7%,糖化白蛋白为 15.7%。在 GA >15.7%时,发现新生儿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升高。日本学者Daisuke Sugawara对42名日本糖尿病母亲及其婴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比较有并发症的婴儿和无并发症的婴儿母亲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以GA值15.8%作为切点,当GA>15.8%时的新生儿低血糖、呼吸障碍、低钙血症、心肌肥厚、大于胎龄儿发生率明显增加。为了阐明妊娠期HbA1c和GA水平与新生儿结局之间的关系,日本糖尿病妊娠协会进行了一项多中心研究,共纳入136人(1型糖尿病47人;2型糖尿病89人),HbA1c和GA的切点分别为5.8%,15.8%,结果显示HbA1c大于5.8%组与小于5.8%组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差异,而GA大于15.8%组与小于15.8%组相比,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及大于胎龄儿的患病率增加[37]。
5.2与新生儿体重相关
Li Huaping[38]等人研究发现随着GA升高,发生巨大儿的可能性就越高(新生儿体重≥4000g)。新生儿体重与 GA 值呈正相关关系。在妊娠 24-28 周 GA ≥13%或14%时,新生儿体重大于3500g 及巨大儿风险性增大。在妊娠36-38 周时GA大于12%可高度预测发生巨大儿风险。
5.3与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产后糖耐量异常相关
妊娠糖尿病的妇女产后血糖多能够恢复正常,但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及胰岛素抵抗增加,孕期糖尿病产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据 meta 分析包含 20 项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产后发展为 2 型糖尿病的风险是妊娠期糖耐量正常妇女的 7.43 倍[39]。另外,有研究表明,曾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妇女再次妊娠后发生妊娠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对该人群进行产后随访十分必要。
综上所述,糖化白蛋白作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监测指标,在评价短期内血糖波动情况,预测产科并发症发生风险等方面存在重要价值。但作为近年来才受到关注的新指标,尚未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未来仍需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进一步评价GA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诊断及近远期母婴并发症风险的作用,为GA 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更加充分的循证医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