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在膝关节镜髌骨脱位固定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入选的60例髌骨脱位需要手术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1天、进入手术室时、进入手术室30分钟的心率、血压及心理情绪。结果 观察组进入手术室时的心率、收缩压、焦虑情绪评分分别和术前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入手术室30分钟的心率、收缩压、焦虑情绪评分分别低于进入手术室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进入手术室时的心率、收缩压、焦虑情绪评分分别和术前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入手术室30分钟的心率、收缩压、焦虑情绪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进入手术室30分钟的心率、收缩压、焦虑情绪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手术室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膝关节镜髌骨脱位固定术患者在手术室的心理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利于手术进行,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膝关节镜;髌骨脱位固定术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首要场所,在手术室实施手术是救治患者的首要步骤。患者在手术室内的停留时间有限,但手术室内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手术开始及手术进行过程起着重要作用。髌骨脱会严重影响到患者运动功能,关节镜下行髌骨脱位固定术能够降低此类患者手术创伤,利于术后恢复。人性化护理干预是充分考虑患者具体需求、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措施[1]。本文选择我院膝关节镜下实施髌骨脱位固定术患者,观察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的60例髌骨脱位需要手术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病例,上述患者均符合膝关节下髌骨脱位固定术指征,上述患者均给予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分别为50例。观察组中男性手术患者共11例,女性手术病例共19例,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0.3±5.1岁,其中年龄最小为15岁,年龄最大为35岁;左侧髌骨脱位12例,右侧髌骨脱位18例。对照组中男性手术患者共13例,女性手术病例共17例,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19.8±6.2岁,其中年龄最小为14岁,年龄最大为34岁;左侧髌骨脱位13例,右侧髌骨脱位17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给予内侧支持带紧缩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术前常规访视、让患者了解手术及麻醉相关知识、嘱咐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嘱咐患者做好术前检查等)。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①术前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接到手术通知单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到患者所在科室和患者进行详细交流沟通,让患者了解手术室相关情况,减轻患者对手术室的错误认识,减轻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及恐惧,让患者了解麻醉及手术流程,让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并嘱咐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利于手术进行。②手术时人性化护理干预。手术当天护理人员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通过和患者聊轻松话题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稳定患者心率和血压。建立静脉通道穿刺时要尽量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手术进行过程中询问患者,转移患者对手术过程的注意力,减轻患者对手术过程的恐惧。③术后人性化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切口等部位的血迹搽拭干净,注意患者保暖,帮助患者穿好衣裤等,做好送往病房交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1天、进入手术室时、进入手术室30分钟的心率和血压(测定收缩压)的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天、进入手术室时和进入手术室30分钟时的心理情绪(焦虑情绪)改变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情绪。
1.4统计学处理
在统计学软件SPSS18.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率和均数比较分别采用卡方及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1天、进入手术室时、进入手术室30分钟的心率、收缩压、焦虑情绪评分比较:
观察组进入手术室时的心率、收缩压、焦虑情绪评分分别和术前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入手术室30分钟的心率、收缩压、焦虑情绪评分分别低于进入手术室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进入手术室时的心率、收缩压、焦虑情绪评分分别和术前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进入手术室30分钟的心率、收缩压、焦虑情绪评定分别与入手术室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入手术室30分钟的心率、收缩压、焦虑情绪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进入手术室30分钟的心率、收缩压、焦虑情绪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前1天、进入手术室时、进入手术室30分钟的心率、收缩压、焦虑情绪评分 组别 时间 心率(次/分) 收缩压(mmHg) 焦虑情绪评分(分)
观察组
术前1天 75.9±6.9 128.3±11.5 42.9±4.3 进入手术室时 86.3±5.9 141.3±6.8 46.3±4.1 进入手术室30分钟 77.1±4.2 128.6±7.6 42.1±5.2
对照组 术前1天 77.6±4.9 129.9±5.5 42.4±4.0 进入手术室时 86.6±7.4 141.1±10.5 47.9±5.0 进入手术室30分钟 85.5±6.9 139.9±4.2 47.6±4.8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是从患者需要及以患者我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从患者具体需要出发,把护理干预措施结合起来,目的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2]。手术患者在术前可存在心理情绪改变,人性化护理干预就是为了缓解此类患者术前情绪,利于手术进行。再者,患者因为手术及其他因素,患者可因精神紧张而引起心率和血压改变,增加了麻醉和手术风险[3,4]。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改善手术患者术前情绪改变,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起到稳定作用。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髌骨脱位患者,通过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改善患者髌骨运动功能障碍。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利于此类患者手术进行,还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5]。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进入手术室30分钟的心率、收缩压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同期的对照组心率、收缩压和焦虑评分,说明人性化手术护理有助于稳定此类患者在手术室的心率、血压,能够改善此类在手术室的焦虑情绪,从而利于手术进行。所以,人性化手术室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膝关节镜髌骨脱位固定术患者在手术室的心理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利于手术进行,护理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