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医药卫生 > 植物黄酮与病毒感染
植物黄酮与病毒感染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张丽欣 李垚
【分  类】 医药卫生
【关 键 词】 植物黄酮 抗病毒 作用机制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1.4抗柯萨奇病毒活性

  柯萨奇病毒属于肠道病毒,在消化道细胞内繁殖释放,再通过血液循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各种综合病症。从紫草科紫珠草属植物东方紫珠草中分离得到的3-甲氧基黄酮有抗柯萨奇病毒B3的能力[27]。Tait等[28]报道了一类高异黄酮在体外对一系列肠道病毒的抑制作用,发现该类黄酮有显著的抗柯萨奇病毒B1、B3、B4、A9的活性,其IC50在4.0~200μmol/L。木犀草素在0.30~9.75μg/mL内对柯萨奇病毒B3均有显著的抑制细胞病变的作用[29]。

  1.5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活性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发病率高,可导致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还会造成免疫功能紊乱,给儿童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目前,从七叶树种子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黄酮类化合物,活性测试显示出强的抗RSV活性,IC50分别为4.5、6.7μg/ml[30]。金莲花总黄酮对RS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1,32]。槲皮素体外具有很强的抗RSV的活性,其IC50仅为2.5μg/mL[33]。穗花杉双黄酮也有很强的抑制RSV活性,其IC50为5.5μg/mL[34],而汉黄芩素、木蝴蝶素、黄芩素、高黄芩素、甘黄芩素和黄芩苷等黄酮类化合物抑制RSV活性相对较弱,其IC50在7.4~83.3μg/mL[35]。野葛花乙醇提取物提取的染料木素和鸢尾苷元对RSV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两者的IC50分别为12.5、30μg/mL[36]。

  1.6抗轮状病毒(RV)活性

  轮状病毒是引起人和动物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它是婴幼儿急诊和死亡的第二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是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临床上采用番石榴叶治疗RV感染性腹泻,疗效显著。夏仁飞等[37]对黄酮类物质体外抗轮状病毒的研究表明:番石榴叶黄酮可增强MA-104细胞的抗RV感染作用,对RV感染MA104细胞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降低RV的毒力,削弱其感染能力。其IC50为23.33μg/mL。但目前对番石榴叶黄酮的有效成分抗RV的机制还不明了,尚待进一步研究。

  2植物黄酮抗病毒作用机制

  抗病毒药物的作用目的是对病毒特有的步骤进行干扰,根据病毒在其生命周期中所处场所不同,病毒首先必须吸咐与穿入致敏细胞才能引起感染,利用药物来扰乱这些识别与吸咐过程,就可以起到抗病毒作用;病毒进入细胞后要进行DNA的复制、蛋白质的表达以及核酸与蛋白质外壳的装配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筛选的药物如果能抑制这些步骤中的某一反应,就能抑制病毒的复制与增殖。

  2.1 抗流感病毒作用机制

  目前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抑制流感病毒机制主要是抑制流感病毒复制、直接杀死病毒、抑制流感病毒生长和流感病毒唾液酸酶的活性,以及抑制膜融合的作用。连翘、金银花、野菊花、黄莲、黄芩、大青叶、鱼腥草、柴胡等多数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都具有抑制流感病毒唾液酸酶活性及膜融合的作用[38]。

  2.2抗HIV作用机制

  HIV能选择性地感染CD4细胞从而导致机体免疫缺陷,它通过膜蛋白与细胞膜表面的CD4受体结合,病毒核心进入细胞,并在酶作用下脱去蛋白壳,以病毒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单链DNA,经细胞的DNA聚合酶合成双链互补DNA(cDNA)。cDNA经环化后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上,病毒核酸随细胞的分裂而传至子代细胞。

  目前黄酮类化合物抑制HIV病毒的机制大致分为:抑制逆转录酶、抑制整合酶、抑制蛋白酶、阻止病毒与细胞CD4受体结合、抑制糖基化、影响HIV的装配和释放[39]。而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抗HIV主要集中在逆转录酶和整合酶。

  在HIV-1逆转录酶试验中多种多羟甲氧基黄酮表现出良好的抗HIV活性[40]。黄芩甙与黄芩素对HIV逆转录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并观察到黄芩甙在H9细胞培养中能抑制HIV-1的复制。赵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黄芩素抑制HIV-RT活性较黄芩甙强。黄芩素是一种强的鼠白血病病毒(MLV)和人免疫缺失病毒(HIV)逆转录酶活性的抑制剂[9]。从黄花夹竹桃分离得到的4个黄酮类化合物对HIV-1逆转录酶中RNA依赖性的DNA聚合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对HIV-1整合酶的抑制活性也很高[41]。芹菜素-7-O-β-D-(4’’-咖啡酰)-糖醛酸苷抑制HIV-1整合酶的IC50为7.2μg/mL,EC50为41.86μg/mL[42]。

  2.3抗HSV作用机制

  黄酮类化合物抑制HSV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直接杀灭病毒[43],如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高良姜素和山柰酚;2)阻断病毒感染[43,44],如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柚皮素、白杨素、黄芩苷、非瑟酮、杨梅酮和samarangenin B等,其中EGCG和samarangenin B抑制HSV-1复制的效果优于阳性对照阿昔洛韦;3)抑制病毒细胞诱导的细胞病变[44],如EC、ECG、染料木素、柚皮素和槲皮素。

  2.4抗柯萨奇病毒作用机制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通过保护细胞功能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来抗柯萨奇病毒的。如黄芩苷可增强心肌组织的SOD活力,从而增强内源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功能;黄芩苷及茎叶总黄酮对细胞膜上的Na+-K+ATP酶有稳定保护作用,对减轻细胞水肿、保护细胞功能有重要作用[45]。Tait等[29]认为黄酮能够干扰柯萨奇病毒的复制和RNA在细胞内的释放,或阻止病毒RNA的合成。

  3问题与展望

  抗病毒药物是病毒病治疗的有力武器之一,尤其是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展,在病毒病的防治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改过去无能为力的局面。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范围也不断丰富和扩大,从早期的抗流感病毒的药物金刚烷胺的研究,到抗疱疹病毒的药物,以及近年来的抗艾滋病病毒和抗乙肝病毒的药物研究,足以证明抗病毒药物研究在成果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进入了飞速发展期。但仍存在不少缺点,不能满足人民健康的需求。因此,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人们需要高效、低毒、价廉、选择性高的防治病毒病药物。

  从植物中寻找安全、高效的抗病毒成分,是开发抗病毒药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对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功能等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并应用各种高新技术从各种植物中分离、提取了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掀起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热潮,但对其吸收、代谢机制、活性机理,具有生理功能的活性基团结构、稳定性等方面仍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应加强此方面的工作。另外,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发出了一大批黄酮类药物与食品,但其结构复杂,并且作用位点较多,因而对一些病症缺乏针对性和选择性,限制了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也是今后研究者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总之,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生物活性很强的化合物,具有众多优点,其在医药、食品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袁嘉嵘,李燕,蒋成芹,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治疗副作用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3):202-205

  [2]干振华,李金恒.中药抗病毒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2):1290-1293

  [3]王玮,高永翔.中药抗病毒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7):275-2754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美国工程索引(EI)和英国科学文摘(SA)等多家国内、...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杂志官方网站。订阅投稿请联系杂志社。电话:010-62776336,...
演讲与口才《演讲与口才》
《演讲与口才》是专门“教人说话、演讲、交际、论辩”的刊物。“口才助你成功,沟通改变人生”,这是《演讲与口才》提出的口号,也是多年来致力追求的目标。 《演讲与...
数学教学通讯《数学教学通讯》
《数学教学通讯》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0-1064/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解题研...
南国博览《南国博览》
《南国博览》杂志,于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5-1382/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婚姻家庭、...
农机导购《农机导购》
《农机导购》创刊于2009年,双月刊,是一份面向农机用户,为用户提供购机方案,指导用户科学用机的杂志。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管,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主办,是《农业机...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