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2.3扩展维修资金来源
扩展维修资金的来源部分:(1)拨款资金部分:由于学校维修拨款甚少,为了使设备正常运行,应加大维修资金的投入。在拨款问题上不能搞“一刀切”,采取院系平均拨款的维修方式,应根据学院设备的总金额和运行情况的好坏来确定年度拨款的多少,在资金分配上做到合情合理没有意见,把钱用在刀刃上,做到专款专用。(2) 科研经费部分:在设备的使用问题上,教师科研项目一般长达3-5年完成,在实验过程中牵涉到多台设备的操作使用,对机械磨损和电器原件的损失产生了一定影响,不仅设备维修费是昂贵的,而且长期消耗电能也是巨大的。为弥补维修资金的不足,在设备使用上一律实行硬性规定,凡在学院实验室完成的科研项目,根据年度项目经费的总金额,从中按比例收取相应设备的使用经费,作为日后维护设备的主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几十万、上百万的科研大项目,在收取设备维护费时应适当增高(不少于设备总额的5%),一般来说,使用高档精密设备,维护费相当的昂贵,靠拨款维修相差甚远。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现设备为人为故障,一切后果由教师项目经费全部承担,损坏承担也在情理之中。(3)开放经费部分: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使用效益,采取服务社会的方式,实行对外开放效益创收,所收经费由实验中心专人负责管理,作设备维修费用开支。 (4)报废经费部分:老设备报废时的处理经费。
2.4建立设备操作规程序制度
建立设备操作规程必不可少,起着预防人为故障的作用。操作程 序一般为条款式,将内容打印后,以三角盾牌或张贴的形式,把它摆放或张贴在设备最显眼的位置,看起来清楚明了,便于阅读。有利于操作者正确使用设备,减少故障发生。如操作错误,易发生单元电路功能紊乱,设备不能运行,或人为诱发多种隐形故障,在维修的过程中很难分析处理。在设备使用前,应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初次使用的设备,操作者必须认真阅读操作程序,掌握操作步骤,对有些似懂非懂的文字内容,应虚心请教实验专技人员和老师帮助理解,并现场演示指导学会为止。在操作问题上不可马虎,牢固树立“理解程序,学会操作”的思想观念,是防止设备故障发生的根本保证之一。
2.5建立设备使用登记本制度
建立设备使用登记本制度的五大作用: (1)操作者对设备运行的一种记录方式,它反映了设备运行情况,防止盲目操作,预防故障发生的作用。(2)有利于操作者将记录问题反映给实验技术人员,然后集中上报实验中心,并及时处理。(3)增强使用意识,做到实验结束关闭电源,并彻底打扫设备内外卫生,杜绝了空载运行消耗电能等其他意外事故发生。(4)有利于上、下领导进入实验室检查工作,全面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并根据利用率进一步综合调控,把设备放到最佳位置,提高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操作者如实填写使用登记本,对设备正常运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心必须严抓严管,对设备实行月检查制度,一旦发现记录上有弄虚作假与设备运行不符行为的,中心将追究当事人责任。如造成设备不能运行的,轻者批评教育,重者通报批评,并根据本人态度,给予罚款处理。只有坚持罚款一视同仁,才会使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2.6建立设备的限借制度
在实验的过程中,对实验室中、小型设备的使用一律制定限借制度,特别是上万、几十万、上百万的精密资产,在使用上须谨慎小心,坚持“人动,设备不动”的使用原则,规定操作者只允许到指定的实验室去使用设备,学生和教师不能求个人方便,把实验室的设备随意的搬动使用。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是领导同志应该起表帅作用,不能凭个人感情私自外借设备,这样,有利于设备的进一步管理和制度的贯彻。如设备动或途中颠簸振动等原因,易发生电路接插件、IC集成电路脚位松动等现象。如紫外分光光度计振动引起IC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脚位松动等异常现象,发生较难检查的隐形故障。所以,在设备的使用上,建立限借制度,个人服从大局,做到固定使用,减少故障发生,提高完好率。实行设备对外开放是高校创收的有效途径之一。所收资金作为维修费用的来源之一。
2.7建立设备的赔偿制度
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有损坏现象,应查清责任,辩明是自然损坏,还是操作不当所致。如确是责任事故,实验技术人员将记录损坏原因,并要求学生签名认可,等候实验中心的罚款通知,在开学后将罚款名单公示出来,引起学生高度重视起到教育的意义。采取的赔偿方法供参考,如100元以内的维修费由学生本人全部承担,在100元以上的承担20﹪。造成设备无法修复的,学院应加大赔偿力度。在执行的过程中,采取“一视同仁”的赔偿原则。对个别确有困难的学生,本着批评教育的目的,结合本人的态度表现,对表现好的,给予适当的经济赔偿。通过学院赔偿制度的实施,强化了学生爱护设备的意识,加强了责任感,使他们养成了爱护设备的好习惯,减少了人为故障的发生,提高了设备完好率。
2.8设备的安全运行原则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