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结论
本论文以国内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农村非自愿移民权益受侵害特别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在分析这些案例问题的基础上得出非自愿移民的问题因果图,然后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从人口迁移动力理论和行动过程分析框架出发,分析了影响动力形成的各因素,探索性的提出了工程移民搬迁的动力机制模型,从而为解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非自愿移民问题提供对策措施。
6 参考文献
[1]施国庆,陈绍军,荀厚平.非自愿移民理论与实践探讨[EB/OL], http://www.cnsym.com,2004-05-19.
[2]李竞能.人口理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3]陶传进.工程移民搬迁动力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0年2月.
[4]李强,陶传进.工程移民的性质定位兼与其它移民类型比较[J].江苏社会科学,2000 6 .
[5]雷亨顺主编,中国山峡移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
[6]傅秀堂主编,水库移民工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7]赵俊臣主编,异地搬迁开发扶贫—中国云南省的案例分析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
[8]云南省移民开发局,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主要技术规范汇编,2005年9月.
[9]云南南省移民局,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政策法规汇编,2005年6月.
[10] 段跃芳,戴尚安.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安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水利经济,2000,15(3):34~37.
[11]张绍山.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补偿机制的发展与改革[EB/OL],
[12]牟延林,三峡库区移民的法律对策研究[J],水利经济,2000,(4):81~83.
[13]束伟星,中国征地及移民安置的法律制度分析[EB/OL],
编辑QQ
编辑联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