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机械与建筑工程 > 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汤光华 张孝理 刘自华 隆平
【分  类】 机械与建筑工程
【关 键 词】 工作过程 应用电子技术 课程体系 构建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 要 分析了原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给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对高职学院开发其他专业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工作过程 应用电子技术 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支生力军得到了迅猛发展和壮大,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而最大的差异在于人才培养目标不一样。职业教育力图通过综合、具体的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工作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而且还包括经验以及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技能,这种能力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这些能力和教会这些知识,必定有着它自己独有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从分析德国的职业教育先进理论中得到启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对于培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非常关键。

  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原有课程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培养目标来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具有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现代电子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作,同时具备一定的电子企业生产、管理、电子产品营销及电子电路辅助设计等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尽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但受传统学科型教育思想的影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结构变化不大,仍然是学科体系下的“老三段”。这种“老三段”式的课程体系结构,相对现代高职课程设置理念来讲,尚存在如下突出问题。①过分强调陈述性知识的重要性,理论和基础的内容偏多、偏深;②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痕迹明显,过于注重课程之间的前后衔接,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③课程实验、综合实训以及下厂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划分太清,先理论后实践的思想根深蒂固;④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对脱节,没有体现教、学、做合一;⑤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手段单一,职业能力培养突出不够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所以,原有课程体系不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新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非常必要,势在必行。

  二、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思想与开发流程

  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的意义在于“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追求的不是学科知识的深、广、全,而是如何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核心和关键,其开发思路与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深入企业调研,摸清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岗位工作职责与工作任务,进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之后,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明确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描述。再通过对岗位群中每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 人才需求调研与职业岗位分析 划分职业岗位群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开展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定稿 现场专家论证 现场专家与职教专家论证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评审 实施新的课程体系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N N N 归类,确定与职业岗位需求相对应的行动领域。最后,将行动领域群转换成适合于教学的学习领域群,即课程体系。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一些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具有递进性的工作任务体系。其课程体系构建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重新思考和变革,是对原有学科体系的解构与新的行动体系重构的过程。

  1.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遵循一条主线(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两个加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三个结合(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知识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职业核心能力与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相结合)、四个突破(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课程界限,突破传统的课堂界限,突破传统的考试方式)、五种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本原则。将职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和就业创业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三年教育不断线。

  2.课程体系基本结构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德国称之为“学习领域”。它是集“教、学、做”与“反思、改进”于一体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通过传授工作过程知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划分为四大学习领域:即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和素质教育学习领域。

  (1)公共基础学习领域

  公共基础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主要考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和数理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以及英语阅读、翻译能力,

  公共基础学习领域(500学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60学时 “毛邓三”概论

  60学时

  计算机应用基础

  60学时 应用数学

  80学时 英 语

  120学时 体 育

  90学时

  图2 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设置 职业指导与就业教育

  30学时

  以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独立生存、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开拓创新的需要。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设置如图2所示。(2)专业学习领域

  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主要考虑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为学生就业、择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均为理实一体化课程或实践课程,所以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均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教、学、做”合一。课程设置如图3所示。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杂志,双月刊,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1-1412/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
高师理科学刊《高师理科学刊》
《高师理科学刊》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418/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地理、...
数学小灵通《数学小灵通》
《数学小灵通》杂志,月刊,于200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管,辽宁北方教育报报刊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
中国信用卡《中国信用卡》
《中国信用卡》杂志,于199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409/TP,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都市物语...
建筑施工《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334/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特种工程、...
生物学通报《生物学通报》
《生物学通报》杂志,于195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042/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实验与技...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