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因为,所以中间产品部门垄断所带来的静态效率损失为。
2.能源开发部门与环境治理部门的效率损失
由和式(35)、(41)可得:
(70)
由式(36)与(52),式(37)和(54)分别可得:
(71)
(72)
根据Solow(1974)和Stiglitz(1974)条件可知;
(73)
(74)
与社会均衡相比,市场均衡条件下的能源开采利用率与环境治理效率往往太高或太低。
3.研发部门技术知识的跨期外溢效应导致的动态效率损失
导致市场效率损失的另一个原因是研发部门技术知识的跨期溢出效应,这是一种动态效率损失。根据式(2.5),可以得到:。这表明,单位有效人力资本的研发生产率与经济中已有的技术知识存量成正比。因此,现有知识存量的增加,将提高未来研发部门的生产率,技术知识的这种正的溢出效应决定了研发部门的投资收益率低于社会收益率,从而导致研发部门的人力资本投资不够。而在分权经济条件下,政府无作为的情况下,市场缺乏相应的补偿机制,私人企业不能内部化其外部性,从而形成另一种形式的扭曲。
(三)政府的作用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市场经济下,中间产品部门、能源开发部门、环境治理部门和研发部门存在效率损失,从而导致市场经济的均衡增长路径与社会计划的均衡增长路径相偏离。因此,作为社会计划者的政府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纠正这种偏离:第一,就最终产品部门对所有种类中间产品的购买,政府可以实施补贴,使得中间产品私人部门实行边际成本定价,从而刺激对中间产品的需求;第二,为了促进研发投资,政府可以对研究开发活动进行补贴,从而消除由知识的跨期溢出效应导致的效率损失,从而提高技术进步的速度;第三,对于能源开发部门和环境治理部门,市场均衡与社会计划均衡结果的差异依赖于有关经济参数的大小。若能源开采率低,则政府应对能源开发部门进行补贴;若能源开采过度并造成浪费,政府应采取经济或行政措施对其进行调控或限制。对于环境治理部门而言,从经济现实来看,其效率往往较低,政府可以加大环境治理投资的规模,并鼓励和促使环境治理部门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设备与技术。
参考文献:
[1] Rashe R, Tatom J. Energy Resources and Potential GNP [J].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 1977, 59(6):68-76.
[2] Hartwick J M. lntergenerational Equity and The Investing of Rents from Exhaustible Resource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 67(5): 972-974.
[3] 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5):1002-1037.
[4] Lucas R 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 22(4):3-42.
[5] Grossman G M, He1pmaan E.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1.120-145.
[6] Young, Allyn. Learning-by-Doing and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1,(106), 369-406.
[7] 王海建.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与内生经济增长[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6-80.
[8] 于渤,黎永亮,迟春洁.考虑能源耗竭、污染治理的经济持续增长内生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06,9(4):12-17.
[9] 张彬、左晖. 能源持续利用环境治理和内生经济增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 17(5):27-32.
[10] Uzawa, H. Optimum Technical Change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J] .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65,(6):18-31.
[11] 彭水军.经济增长、贸易与环境——理论、模型及中国的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