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为核查标准值的标准偏差。
2.3.3 测量间隔的确定
核查间隔不能太短,否则不能保证随机影响的与几乎没有变化, 接近等于零,这样过程参数无法建独立性。从数据看,间隔太短,表现为立。间隔也不能太长,太长了,不能及时掌握过程变动情况,会掩盖了过程变动的细节,还可能导致最后评定的总不确定度不能满足用户需要。如何确定核查间隔,现有文献都没有提出定量的原则。这里根据经验确定为4h。
2.3.4 测量次数的确定
为保证的可信度,应有,这里由于是简单控制,只有一组数据,可取的稍大些[7,8],这里前两周取,此后随着过程的延续,自然增加。
2.3.5 控制界限的确定
这里采用确定控制界限,设:
(4)
给定和,如果
(5)
可以认为测量过程牌“在控”状态,否则为“失控”。这里取定=99%,相应的控制界限为;
(6)
< >结论MAP在车间的简化应用不但提高了车间测量质量,而且花费也不大。MAP方案的实施加强了计量人员与车间工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促进了工作上的相互支持,对保证车间的测量质量有重要作用。把握MAP的基本原则——过程统计控制,在质量控制中简化应用计量保证方案,可实现即提高测量质量,又降低费用的目标。对于低准确度且使用非常重要的计量器具,可以考虑简化使用MAP。对于“核查标准”值的确定方法,可以根据开展MAP方案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关键在于找出能反映测量过程状态的函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测量条件的变动,这个函数值恰恰反映了测量过程的变动。
参考文献
[1] 邹琴.计量保证方案的简化应用[J].计量技术,2002,(2):41~43.
[2] 郑党儿.低频电压计量保证方案的设计分析[J].工业计量,2001,11(5):43~45.
[3] 郑党儿.计量保证方案(MAP) 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计量,2003(1):62~65.
[4] JJG30—200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S]
[5] 美国标准局专题出版物《MAP NBS SP 676-Ⅰ》,1984.
[6] 郑党儿,计量保证方案在工业计量中的应用[M],中国计量,2000.
[7] 美国标准局专题出版物《MAP NBS SP 676-Ⅱ》,1984.
[8]《ISO/DIS 10012-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第2部分 过程控制》,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