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化工与理学 > 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架构性思考
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架构性思考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罗兴社 攀枝花学院
【分  类】 化工与理学
【关 键 词】 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国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 要:本文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探究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流行障碍,由此着重对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校企合作、质量测评和师资队伍诸方面的改革措施进行了深入而系统地阐述。
关键词: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显著特点是直接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具有 “生产一线”性质。这就要求应用型人才具有综合应用知识、复合创新能力、开拓创业精神。因此,我们将其定位为“瞄准一个导向,培养两个能力”的基本目标:
(一)以就业为导向,满足技术人才市场和生产一线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技术人才市场为培养方向,依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区域经济的社会发展需要,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及职业岗位群。
(二)培养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练就工程师品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应该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工程师(经济师、设计师等)的技术品质;同时,要有很快的企业环境适应能力,只有在熟练的企业环境中才能更好的催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培养创业创新精神和能力,铺垫中国创造基石。我国正走在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客观上要求相当数量、多种规格的高级技术型和实践应用型人才;而且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需要成千上万的工程技术人员即应用型人才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流行障碍
(一)专业设置具有惯常性,缺乏适应性。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照搬苏联模式和培养标准,加之没有很好的本土转化和缺乏市场反馈机制,造成了专业设置的盲目性,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结构性就业难的通病。
(二)课程体系追求完整性,缺乏针对性。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简单的“三中心”教学制度,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深度,而忽视实践性和实用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得不到有效培养。
(三) 实践教学流于表面性,缺乏体系性。许多院校已经意识到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在硬件要求上,从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到校外实习基地,缺乏先进仪器设备。在教学安排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能有机衔接,实践教学各环节间还没形成科学的梯级体系,最终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 质量测评手段单一化,缺乏效用性。多数高校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测评,都用考试这一手段,且大多采用“限时—闭卷—笔试”方法,若把它作为技能掌握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测评,就未必有效。所以传统的校内考试方式应该改进。
(五)师资队伍结构扁平化,缺乏实践性。随着近年的扩招,教师规模迅速增加,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研究生,虽然学历和理论水平较高,但缺乏实践能力和职业训练。造成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却严重不足。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一)构建课程设置体系,贴近人才培养需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就业普遍存在的缺陷,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突出“应用性”特色,尤其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1、按照职业需求构建人才培养计划。对专业岗位群必备的基本技术能力和基本素质进行详细分解,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按“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设计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2、把职业实践和理论教学相互贯通。对课程模块进行整合与优化,将课程改革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提倡以实验室为主课堂实施教学,使教学、演示、实验、设计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专业方向课注重以项目、专题、问题为重点、示范性的带动其它教学内容的自主钻研;联系区域经济实际,增加学科前沿知识和高新技术含量。
(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的专业技术能力,包括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等。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执行体系,针对所需各种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设计相应的实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1、充分利用实验室,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实验室的时间(包括课余时间),原则上不少于理论学时的2/3。整合现有的实验课程及其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从而形成相对完整具有梯度的实验系列,并按“实验—试验—设计”三个层次组织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在硬件配备上,按照教育部评估要求,建立高水准的符合现代企业生产的校内实训基地,配备适应经济发展的通用专业设备。在教学过程与效果检验上,将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实训教学的相互融合,实训教学与生产实际进行对接,使学生受到实践技能的训练。在时间安排上,可以先期完成理论课,再完成实训任务,最后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该考试成绩作为实训成绩,这样可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3、充分利用实习企业,培养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对有人才需求意向的企业,可以根据就业岗位和企业需要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也可以结合企业技改项目、新产品研发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并安排有意向的同学作毕业设计(论文)。由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指导人员,学校配备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从中熟悉了企业及岗位,企业也从中考察学生,为双向选择提供了沟通机会。
 (三)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办学,社会企事业单位需要适用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契机。实践证明,单一的校园环境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人才,只有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才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建设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要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寻求技术、装备、管理水平较高的中型企业联姻,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扎实进行实习基地建设。
2、采取内外结合,校企互动;订单培养,就业对接的合作方式。“内外结合,校企互动”就是:学校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传授,企业侧重于实践知识技能的培养,将理论贯穿于实践,将课堂延伸到车间。学生在相关的企业实习,并与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最后由企业给予严格的考核评定。“订单培养,就业对接”就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生在企业要求的岗位就业。使学生了解企业、培养能力、训练技能、适应岗位,从而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
3、拓展科研服务,建立校企科研合作机制。高校和企业在科研上互有优势,高校在专业基础的广博上占优,企业在专业应用的效益上更强,学生可以参与校企联合开发新产品,校企共建实验室和科技型企业,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从根本上化解学校办学、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三方面的矛盾,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四)改革考试制度,建立有效的人才测评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与教学评价制度,改变以考试分数、考核等级作为衡量教学成果唯一标准的做法,拓宽评价思路,制订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的测评体系。
1、改革单一的闭卷笔试方式,实施多元化的针对应用型能力测评的考核制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科要求和课程性质选择合适的考试方式,以反映课程学习的探究性;对专业基础类课程重点放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上,可以增加单元模块测试,以体现阶段学习的诊断性;对核心课程模块可提高合格分数,打破60分过关的低要求。
2、探索实践性课程的考核,建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测评机制。在重视考核学生平时实验、操作、设计等表现的同时,可以在课程结束时进行限时笔试、答辩口试、实际操作三结合的考核。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做出肯定性和改进性评价,淡化学生片面追求分数高低、而忽视自身知识技能的掌握。
(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一专多能、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础。
1、扬长补短,整合校内师资队伍。一是要选拔高层次人才充实实践教学队伍,如鼓励教授、高工担任实验实训中心主任;二是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和新进校的青年教师,要求所有新进年轻教师必须在实验室、实训基地工作或对口企业工作两年以上的时间,进行专业训练、挂职锻炼、新技术培训、现场考察或技术开发,让他们更多地贴近现场、接触生产实践,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2、筑巢引凤,利用社会智力资源。一是要制定切实措施,吸引企事业单位的具有专业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高校任教或做兼职教师、实训指导教师,以提高有实践经验教师的比例。二是要改革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将技能素质(包括跨学科的职业应用技能)作为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并允许和鼓励教师申报双职称。
总之,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任重而道远,既要转变与现实要求不相适应的传统教育观念,又要稳妥扎实推进教学改革措施。要根据我们的国情,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社会主义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国钦.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杜承铭.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构建及实现[J].教育与职业,2006(32):20—22.
[3]刘小芹.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38—39.
[4]袁世鹰.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与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3(3):56—58.
[5]唐一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3(1):39—41.
[6]任淑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共性问题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3(11):58—60.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现代临床护理《现代临床护理》
《现代临床护理》杂志,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570/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护理管...
中华内分泌外科《中华内分泌外科》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于200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807/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临床...
中东问题研究《中东问题研究》
电话:029-88302829,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中东问题研究编辑部。 《中东问题研究》(半年刊),创刊于2015年,由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高等职业教育》杂志,双月刊,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天津职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
西北人口《西北人口》
《西北人口》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和广电出版总局正式批准、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
中国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管理》
《中国环境管理》杂志,于200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806/X,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工作经...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