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表1 权重分配表
第i类旅游者(Ti,i=1,2,3,4),第j种交通工具(Cj,j=1,2,3,4,5) |
服务要素 |
快速性 |
安全性 |
经济性 |
舒适性 |
准时性 |
方便性 |
象征性 |
旅行距离为L时重要性基数 |
|
|
|
|
|
|
|
权 重 |
Wij1 |
Wij2 |
Wij3 |
Wij4 |
Wij5 |
Wij6 |
Wij7 |
注:T
1,T
2,T
3,T
4分别表示观光旅游和探亲访友类、休闲度假类、商务会议交流类、其他类。C
1,C
2,C
3,C
4,C
5分别表示高速列车(客运专线)、普通列车(客货混线)、飞机、汽车、轮船。
4 综合效用评价4.1 运输阻力模型旅客在接受位移服务的过程中,支付费用(票价)、消耗时间、并承受一定的疲劳、不便和安全风险。这些因素对交通量的增加产生负面的影响,称之为运输阻力,用R表示
[1]。
运输阻力R
0(为了不与下文模糊矩阵符号R重复,此处R改为R
0,意义不变)是损失性指标(用正的量化值表示),而运输工具效用U是获益性指标。取损失性指标运输阻力R
0的倒数1/ R
0作为运输工具效用获益性指标U。两者之间关系可通过如下关系式建立:

U={ 1/R
0|R
0>0;0|R
0=0} (4-1)
在此,把运输阻力R
0描述为一个广义上的“运输价格”,它表示旅客为接受位移服务所付出各种代价的总和。
因此,可给出广义“运输价格”计算式:
R
0ij=

w
ijkr
ijk (

w
ijk=1,i=1,2,3,4;j=1,2,3,4,5) (4-2)
式中,R
0ij为第i类旅游者选择第j种交通工具所付出的代价; w
ijk为第i类旅游者对第j类交通工具第j个服务要素属性评价整理后的重要性系数,与旅客的旅行距离、出行动机、经济支付能力等有关;r
ijk为第i类旅游者对第j种交通工具的第k个服务要素损失性属性值(规范化后)。那么,
U
ij=1/ R
0ij (4-3)
式中,U
ij为第i类旅游者选择第j种交通工具所获得的综合效用(在某一旅行区间OD,即某一旅行距离L下)。
4.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由于运输阻力模型中尚未将交通工具第7个服务要素考虑在内,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由5个备选方案(高速列车(客运专线)、普通列车(客货混线)、飞机、汽车、轮船)7个目标属性组成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是通过构造等级模糊子集把反映被评价事物的模糊指标进行量化(即确定隶属度),然后利用模糊变换原理对各指标综合
[7]。
(1)确定交通工具的评价要素论域,X=(X
1,X
2,X
3,X
4,X
5,X
6,X
7),即X
1表示快速性,X
2表示安全性,X
3表示准时性,X
4表示舒适性,X
5表示经济性,X
6表示方便性,X
7表示象征性。
(2)设定旅客对交通工具的评价等级论域,V=(V
1,V
2,V
3,V
4,V
5),即V
1表示很好,V
2表示较好,V
3表示一般,V
4表示较差,V
5表示很差。每一个等级可对应一个模糊子集。
(3)进行单因素评价,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构造了等级模糊子集后,就要逐个对某一交通工具从每个评价要素X
i上进行量化,即确定从单因素来看某一交通工具对各等级子集的隶属度(R|X
i),进而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
R= (4-4)
矩阵R中第i行第j列元素r
ij表示某一交通工具从其服务要素X
i来看对V
j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R中不同的行反映了某一交通工具从不同的单因素来看对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
(4)确定服务要素的模糊权向量W=(w
1,w
2,w
3,w
4,w
5,w
6,w
7),如前方法确定。

(5)利用合成算子M(

,

)将W与某一交通工具的R合成得到5种交通工具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B。M(

,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