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课件制作的有效教学设计
现代化技术手段已经广泛运用到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它独有的魅力。特别是那些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内容和教学的重难点,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例如在《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既形象,又直观易懂,还能起到强调的作用。再配上音乐和动画,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而且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在制作课件时应全面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用在该用的地方,最好是能够将多媒体的运用与平时教学相结合,该让学生体会感知的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体会感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使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真正为学生更好地学数学,教师更好地教数学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的。
三、重视数学知识“再创造,再生成”的过程的体验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再创造教学理论,他反对把事先创造好的完整的体系硬塞给学生,反对纯粹以数学内容为中心,强调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再创造的过程。他认为数学是最古老的科学,同时也是最容易创造的科学。数学的建立从观察到猜想,再到证明,最后得到真理。数学不像物理、化学那样搞实验,而且它的结论可以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所独立获得。对于符号、定义是为了将发现的真理系统化或方便相互交流才引进的。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性质、定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尽管这些概念、公式、性质、定理是前人思维的成果,但学生对它们的学习仍需一个“认知、吸收、深化”的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使学生再经历一次“数学家”的思维过程。
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的渗透
要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不能只顾眼前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培养。要让学生领会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并逐步形成数学观念。思想、观念是对知识本质的认识,对学生的数学素养会有更加深刻、稳定、持久的影响。虽然平常教学中,多数老师越来越重视思想方法的教学,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在教学目标中缺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在课堂实施中不能抓住渗透数学思想的机会;在小结中不能重视从数学思想方法上归纳概括;有一些老师对思想
方法的教学缺乏系统的实施,而临考前集中突击。从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善。1. 让学生看到老师的思维轨迹。2. 让学生看到学习群体的思维转变—等差
数列性质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田鲜丽.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
[2] 蒋恩芳.普通高中数学模块课程实施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
[3] 杨波.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研究[D].西南大学2012
[4] 许敏.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5] 张惠淑.高中数学不等式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6] 李晓洁.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7] 何金红.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材分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8] 徐燕.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
[9] 伏文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