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中职学校网络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网络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来源:互联网 sk005 | 张晓君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网络课程  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教学资源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
为适应新形势下中等职教育的需要,我们要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结合。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特点和中职学生特点的分析,可以通过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更加便利的学习方式,通过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网络课程  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教学资源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网络课程建设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课程建设体系,包括课程观念、课程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模式、课程评价、课程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可以说,网络课程建设最终是要通过网络平台的建设来实施。【1】
一、中职学校网络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背景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获得迅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教、学、做”合一原则,探寻多种实现教学形式,强化动手能力训练设计,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项目化体系。为适应新形势下中等职教育的需要,我们要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的基本特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开放教育,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结合。【2】
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特点和中职学生特点的分析,可以通过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更加便利的学习方式,建立虚拟的企业操作环境,形象直观的人机界面,可以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环境中学习,通过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3】
二、中职学校网络课程的建设原则
对于中职学校网络课程的开发,应从职业能力入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来开发课程,将精心设计的教法整合于课程之中,并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系统地贯穿于网络教学过程的始终。要注重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营造适应个别化学习的学习环境。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中职网络课程建设:
(一)网络课程应符合职业教育特点
中职在网络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依据岗位和岗位群的规格和层次要求,明确知识和能力结构,确立课程目标。邀请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参加,将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技术、生产、服务、设备等要求融于网络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使网络课程充分体现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视和对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发挥计算机仿真和虚拟实现技术的功能,让学生在具有真实视听感受、心理感觉的环境中操作训练,以适应企事业单位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二)网络课程应满足模块化教学需要
“项目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是国内外职业教育最成功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实际按职业能力进行知识体系分解,让学习者在一定的范围内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专业发展方向选择合理的学习项目,实现自己的目标满足,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三)网络课程应创建“交流—互动”的学习环境
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学习空间是网络课程学习的特点,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保障。因此,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根据系统科学的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来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即在呈现学生所需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合理地组织讨论、探究、调查、反思、操作、辩论、联系等,还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响应的反馈,提供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条件。【4】
(四)网络课程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网络课程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教育创新,其核心是人才创新,培养创造性人才。知识创新和信息获取的能力是当代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网络课程应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以便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地思考,而不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强信息文化素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5】
(五)网络课程应体现适应能力的培养
网络课程的一大优势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在网络课程中设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研究信息,通过网络环境,提供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最新职业动态,调整职业取向,适应专业变化及多样的社会生存能力。【2】
      三、网络课程建设中教学实践
网络课程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系统、虚拟实验系统、学生档案系统、诊断评价系统、学习导航系统、学习工具系统、协商交流系统、开放的教学环境系统。
1、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
完整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包括了以下八个阶段:需求分析、课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课件结构设计、学习环境设计、脚本编写、课件开发、与网络教学支撑系统集成与测试、评价和修改。

2、网络课程开发工具
纲络课程开发工具主要完成网络课程内容的制作,支持基本教学逻辑的设计。要求这个工具能够简化老师开发网络课件和备课的过程,降低课程开发对老师电脑技能的要求,使一般老师易于学习掌握。同时要求老师通过该工具开发的内容能直接发布到网络。要求该工具所具备的特色是:支持网络多媒体开发功能,能够进行多媒体素材的导入、制作,而且能够方便、快速地生成课件;能提供素材库与素材管理软件,解除老师制作、寻找素材的麻烦;能提供一些网络课件的模板和向导库;能支持网络化学习模式,即能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方式,如协作学习、发现式学习、角色扮演学习等,并支持生成这种学习策略所需要的内容。
3、网络教务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可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模块:课程管理、教务管理和系统管理,它要为老师、学生、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的服务。学生能通过管理系统保存自己的个人档案,及时获取教学机构发布的最新信息,得到老师的帮助与辅导等;老师可以通过管理系统设置课程与教学计划,查看学生的学习档案,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管理者可管理老师档案、学生档案、发布最新信息、对教学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等。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体育科技《中国体育科技》
《中国体育科技》杂志,于195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284/G8,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科研...
电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
《电子技术应用》(月刊)创刊于1975年,由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六研究所主办。是中国电子行业、IT领域的科学技术类期刊,发行到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子技术应用》始...
产经评论《产经评论》
《产经评论》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670/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经济文化、...
金陵法律评论《金陵法律评论》
《金陵法律评论》(半年刊)创刊于2001年,由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 《金陵法律评论》坚持自主、自律的编辑理念,以规范、创新为编辑的基本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临床检验《临床检验》
《临床检验》杂志,于198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204/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实验技术、...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月刊)创刊于1993年,是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委员会主办,易正教育资源研究所承办,学苑音像出版社出版的针对全国中小学图书工作的指...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