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6、侧重过程性评价的考核方式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考核方式,加大实践操作环节在总体评价中的比例,强调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参与。过程评价主要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课堂表现的评价,本课程的考核评价结构为过程考核占50%,考勤占10%,期末考核占40%,过程性评价结合终结性评价的考核方式促使平时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来。
四、《进出口业务操作》教学改进建议本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实行丰富的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实践可以从行业认知、课内实践、模拟实践三个方面展开。
(1)行业认知实践——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积极发展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一些校外实习基地,课程教师应与企业经验丰富的外贸人员一起编写实习计划和方案。根据与企业的协议,定期安排一些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和实习并定期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如企业中的外贸人员以及海关、银行、商检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到学校给学生讲课。外贸行业涉及的相关行业较多,在较短时间内不可能与每个相关部门有工作接触的机会,但在课程教学中,可以从行业认知入手,让学生对外贸业务有较感性的认识,从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具体方式为组织带领学生到外贸公司或外贸型生产企业观摩,了解外贸从业人员的素质技能要求,了解外贸企业创业之艰辛,增强学生的实践认识,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
(2)模拟实践模块——建立外贸模拟实训室
《进出口业务操作》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具体出口商品交易任务为背景,针对进出口业务操作中包装、出口报价核算、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各种支付方式的流程等主要业务进行训练。可以引入外贸模拟软件,通过外贸模拟实训,学生不仅对前面学过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有了如何操做一笔外贸业务的完整思路。
(3)课内实践模块——拓展获得信息的渠道
课内实践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巩固提高。课内实践可更多地利用互联网资源,把丰富的网络资源包括阿里巴巴外贸论坛、福布外贸论坛等优秀外贸博客推荐给学生,学生可以与外贸从业人员进行交流互动,了解课堂上难以习知的贸易案例,了解现实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法。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扩展获取信息的渠道,鼓励学生通过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等B2B免费网站查找真实的国际贸易交易信息,促使学生提前进入角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印象深刻,也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 邓志新,浅析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6月上旬刊。
[2] 毛帆陵,基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做”合一的高职院校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 《科技信息》,2012年第12期。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