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2 学习型社区教育建设的注意事项社区教育是满足基本的学习需要。因此构建社区教育体系时要注意的几点:(1)构建社区教育服务发展区,即拓展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服务职能,加强其与社区的联系,形成以高校为先导的社区教育体系,从而满足社区成员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各类教育的需求,积极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社区文明建设;(2)对学习型社区教育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宏观管理,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既要利用已有社区教育资源,又要合理调动各类教育机构积极性,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区教育模式;(3)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学习型社区教育对公民的价值观等诸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更需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保障居民树立积极的、正确的价值观,继承中华传统美德;(4)在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学习需求方面,应充分考虑学校教育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差异性,在满足外来人口教育、失业人口教育,调节待业者心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加强力度;(5)调整社区教育部门、社区街道办事处、学校等职能机构之间工作重心不同导致的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衔接脱节等问题,统筹终身教育目标,保障社区居民各个阶段教育顺利进行;(6)充分调动社区全体居民的参与意识,转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营造全民学习氛围。
3.3 学习型社区教育体系运作应注意的问题我国学习型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和推进首先是从发达地区开始,统筹规划,探索实践,总结经验,发展完善,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学习科学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社区教育体系。2001年,教育部专门召开了社区教育工作会议,并确定了首批全国28个社区教育实验区。
社区的发展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意义的社会单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区域性不平衡,再加上历史、地理、文化传统、民俗习惯,人口等等背景条件的不同,社区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在这种参差不齐的发展基础上,学习型社区教育体系的运作模式应当因地制宜,注意社区间教育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差异性,创建适合本地区经济文化特点的和社区实际需求的教育模式,而不应追求社区之间发展速度、规模、模式的相近。
学习型社区教育体系的展开,应配合各地的社区教育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紧紧捆绑在一起,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使地方乐于挖掘更多的资源发展社区教育事业。要吸取实验区发展优势,扬长避短,以促进教育与社区发展的良性循环为目标,在发展和巩固学校教育的同时,利用社区的相对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非正规教育,促进各类教育的联系和沟通,构成具有本社区特色的教育结构(陈乃林等,2001),同时要避免资源的浪费,形成有机大系统。建立若干社区教育的实验区,借鉴国内外成熟的模式和思想,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不断改造,积累经验。
学习型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和推进应加强不同模式社区教育的试行和经验比较,通过反馈比较及时发现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风险,调整策略,适时修正完善措施。根据社区的地理位置、文化特点、发达水平等因素,可以发展不同等级的社区构建模型,包括城市型、城镇型、村舍型,同时同一种类型中又包含不同的模式。但学习型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目标是一致的即满足社区全员的各种
教育需求,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发展,而形式却可以是因地制宜、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如此我国社区教育构建的发展才能多样化,充满生机和活力。
随着学习型社区教育体系构建的推进,在社区教育体系逐渐发展成熟后,应广泛开展与国际社会在社区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活动,学习国外先进实践经验,开阔视野,丰富思路,共享资源和研究成果。从而使中国的社区教育水平达到更高更好的发展阶段。
4 学习型社区教育体系的绩效评价 学习型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但要有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为发展基础,系统合理的规章制度为发展保障,科学可持续的管理体系为发展依托,更要有针对性强的评价体系来扬长避短,及时反馈、及时修正在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
社区教育评价体系是对社区教育管理工作现状及潜在发展趋势做出判断的系统。构建完备的学习型社区教育系统评价体系能有效地推动社区教育管理正规化、制度化, 提高社区居民生活和谐稳定, 促进建立完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保障社区居民素质的全面发展。
到目前为止,国家教育部所采用的社区教育评价模式基本上属于以行为目标达到度为基本特征的总结、鉴定性评价模式。这样的评价模式优势在于能得到比较明确的阶段性发展水平的总结鉴定,在领导干部强调政绩的今天,有助于政府职能行为举措的加强, 有利于推动社区教育管理体系建设的发展。然而,这种评价模式却存在更多的弊端:第一, 评价指标量化时缺少统一的规范标准,难以准确反映发展进程;第二,评价者主观随意性、虚假性、功利性的“滤波效应”评价导致统计数据信、效度的降低;第三,评价指标设定有形式化倾向,条款过于细化繁多导致实际操作不便。
综上国家社区教育管理体系实验区的实践得出社区教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具有简明、科学、规范、发展性、易操作的特点。社区教育管理系统评价体系应以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整个社区教育管理发展的全过程。评价体系的指标设定应以社区教育管理的发展及其阶段性发展成果为主线,注重三个方面:首先,注重科学发展的价值引导。把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区发展的教育活动以及促进社区生活的和谐稳定作为制定评价体系的根本宗旨,社区教育管理活动的进行应当围绕这一宗旨进行。其次,制定定性评价标准,使量化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也就是把描述性的评价与加权量化的打分相结合。最后,给予社区居民参评权。发扬以人为本的社区教育发展理念,转被动为主动,他评为自评,注重结果为注重发展过程,更加重视社区群众的反馈意见,在动态过程中修正、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系,实现社区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
5 结论学习型社区教育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教育带动社区整体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扩大社区教育规模,拓展社区教育功能,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使社区教育的发展处在常变常新的动态平衡之中。学习型社区教育要以为提高本社区居民包括学生、职员、国家干部、市民及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等的整体素质,满足各类居民的学习需要为宗旨,体现教育的全民性、多元性以及时代性,提高社区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社区三个文明建设、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做出应有的贡献。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