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校园文化建设旨在以文化的魅力去影响教师和学生,最终内化为师生的素质,使之成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美术教育做为美育的重要学科,通过广泛搭建起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平台,一方面要开展有特色的美术课堂文化教学,另一方面要开展形式丰富的美术课外活动,浓厚校园文化氛围。美术教师是美术课程的实施者,责无旁贷地要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好美术教育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互生互补的作用,把美的琼浆灌注到校园文化中去,促进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学校的品位和社会声誉。
【关键词】:正确认识 提升意识 搭建平台 浓厚氛围
2008年8月,我校搬入了三千万巨资新建的学校。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视,迅速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小组”,我做为美术组组长成为了组员之一,参与其中,看着校园文化建设二年来取得的成果,倍感高兴,同时做为一线的老师,我也积极地思考与探究“美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谈谈几点看法:
一、正确认识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一是作为美育重要途径的美术教育是人文性学科,可以启迪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学生)个性的心智得到发展,人格得以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二是校园美术文化建设,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校园内如励志画廓、楼道文化、雕塑、校标校训、景观石等等都是美术作品。学生置身于美的氛围中,产生对美的自觉追求,潜移默化地升华道德,激励向上。另一方面也证明了美术教育对于人的培养作用很多情况下正是通过校园文化的影响实现的。三是美术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活动文化。通过各种美术教育活动,使学生特长展示有舞台,素质提高有载体,信心增强有保证,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
二、着力提升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意识
校园文化建设旨在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让学校的理念文化和制度文化弥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以文化的魅力去影响教师和学生,最终使之内化为师生的素质。师生在美术教育与创作活动中,应表现为积极合作精神和态度,主动参与,释放自我才艺与潜能。
1、提升美术教师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坚力量的意识。①新课程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把美术学习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美术教师通过加强美术教育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这是美术课程特有的功能所决定的,而美术教师是这特有课程的实施者,责无旁贷。②美术教师由于经专业的训练,对色彩、造型、空间、审美等方面的设计和感知能力较强,多参与校园物质文化的设计。③美术教师自身要开阔视野,采取走出去、查阅资料、设计方案等方面来提升美术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本人分别前往厦门、福州、三明等地中小学参观学习校园文化建设。
2、提升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人的意识。校园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行为主体。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及创造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2009年学校项目调研报告评选中,我自编了《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思考》的调研报告,获得了一等奖。我把报告做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其目的,一是让学生感悟校园美。从认识上体会到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之中,是美的熏陶、是身心的愉悦。二是引导学生关注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课上,我客观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接着师生共同探讨如何开展美术教育丰富校园文化,让广大学生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是要靠每一位成员去建设,凝聚起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为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做好思想铺垫。
三、广泛搭建起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平台
一方面要发挥美术课程教学的作用与价值,挖掘隐性课程资源,增强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建立起和谐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以构建新型的美术教学模式,拓展美术课程内涵、创新特色校本课程,同时创设丰富的校园活动平台,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美术教育。
(一)、开展有特色的美术课堂文化教学。
课堂是美术教学的主渠道,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主渠道,发挥美育功能,挖掘课程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参与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感。我着重做了点尝试:
1、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开发好与校园建设相关的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为美术校本教研提供了新思路、新课题,把美育落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它真正地成为我们校园文化凝聚力的一个因素。例如:我校迁入新校区,学生规模增加近50%,学生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学校各种公用设施、绿地花草、环境卫生等维护面临巨大压力,美术课与信息技术课整合,开展了“校园公益广告的设计、树卡制作”等校本课程,把优秀的电脑设计作品推荐给学校,统一喷绘制作,校园许多公共场所,许多的树木、花卉上都有了学生的作品,每句句文明温馨提示的语言,让学生耳濡目染,养成了自律自觉行为,逐渐起到了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责任感。学校2010年9月起,在美术课中推进剪纸课程教学,并且做为学校重点推进的项目工作。给我的感受是:一方面一把剪刀让课堂活起来了。据调查:喜欢占46%;较喜欢占35%,以上合计为81%。;不喜欢占19%,剪纸课程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喜欢。另一方面是校园内剪纸作品在班级、宿舍、办公室、楼道等处处可见,可以说,剪纸特色项目工作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2、探究新教法,开放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现代教学模式注重的是互动,寓教于乐,不单只依赖传统的单科教学中的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开展美术多元化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例如:配合学校开展“书香校园”及“传统文化学习”特色活动。我进行了《文学著作插图》课的尝试,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课上要学习的历史故事,课堂上学生讲故事、谈看法、辩是非,显得热闹,师生融为一体,学生在愉快中学习线描画和传承中国文化。2009年2—3月,我开展了《清流裴尚书旧居门楼考察》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走出校园,感悟家乡的历史遗存,培养学生对家乡了解、热爱的人文情怀,在校园内举办“裴尚书旧居门楼黑白版画展”,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丰富校园文化的活动。在听完汇报课后,县教育局、进修学校领导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要求把本课的经验做法在县《教研通讯》上专题发表。
3、举办各类美术书法方面的讲座,营造浓厚的校园美术文化气氛。我们县城有2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3位省美术家协会的会员,曾邀请了他们中的三位到校开展在美术、书法艺术、刻字艺术的讲座和展览。除了“请进来”,学校也有考评制度上激励本校教师开讲座,这不仅可以提高本校美术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美术教育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