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实现现代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而校长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工作中影响全局,在学校现代教育进程中,校长作为学校灵魂和引领者,必须是具有思想深度的学校管理者和具备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素质。他的工作对象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人,而是教书育人的教职工和尚未精工雕刻加工的青少年。校长应具有教育家的人格特长和素质,同时具备管理者、政治家和学术专家的人格特点和素质,才能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想推动一所学校现代教育的进程,校长的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所学校的成败。结合个人学习与实践,我认为校长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要有现代化的意识,与时俱进思想观念、教育观念以及新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
首先,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特点,必须具备现代的教育观念。“三个面向”为现代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在现代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要求。作为学校领导核心的校长,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的素质,能够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现代教育的过程中成功地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地、健康地发展。这些虽然要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过程来完成,但更取决于校长是否具有现代教育的观念。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校长的教育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发展方向。它是现代教育中校长的典型特征,它是校长领导学校求生存、谋发展的必备精神品质,作为校长应当具有坚定的自信心、创造性的知识结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能力。
第二、作为一名校长必须有清醒的办学理念。当今,中小学现代教育的进程加速,社会与学校联系密切,办学自主权加大,学校的办学理念更加重要。校长必须找到适合于本校的清晰的办学指导思想、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独特的办学模式。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校长在学校及教育发展中责任重大,校长的办学理念中,他的现代教育办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有着明确的办学理念的校长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党的教育方针以及有关政策,更能准确而有效的在其所在学校执行政策,也才能更好地指导学校工作,才能逐步形成先进的理念,更加有利于学校的管理。
第三,要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当今的学校正处在一个激荡的变革时代,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根本性特点,创新则是现代校长的典型特征。永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校长领导学校求生存、求发展的必备的精神品质。校长应当具有坚定的自信心、时代性的知识结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不仅要具有既不盲从,也不守旧,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现代校长应当立足于学校的现实基础,把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机结合,提出学校的创新目标和策略。校长应具备创新的理念,同时应当着力培养学校师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师生的创新实践,通过大力提倡组织学习、自我管理,使教职工实现自我超越,不断创新,最终达到学校整体的创新和进步。
第四、校长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即良好的人格魅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的人格魅力,是一种能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支配其行为,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品质。为实现教育目标,校长应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他既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这就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结合起来,这两种力量结合起来,肯定无往而不胜。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校长,他能审时度势,既能了解现状,又能展望未来,对将要实现的目标,让广大教师能跳起来摘桃子,以激励性称赞的办法来凝聚人心,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当家作主人。
二、要有现代的科学知识,精通专业知识、教育管理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以及法律法规知识
首先,校长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要做到是科学办学领域内的学术带头人,这是校长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条件,也是校长的立身之本。每个校长都追求美好的人生和事业,都希望自己的职业活动有价值、有意义,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就必须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驾驭、精通自己从事的专业。要在工作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以自己力所能及、游刃有余的岗位工作能力和水平,成就自己担负的职业,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对社会对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校长要成为自己业务领域的专家,就要在自己专业领域劳动的知识、技能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第二,校长必须具有丰富、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较好地掌握教育管理知识,具备较高的学校管理技能和经验,能够运用现代学校管理技术。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研究教育科学理论,懂得实施现代基础教育的办学规律及教学规律,并能运用理论进行理性思考,研究教育现象,总结教育得失,不断地研究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趋势和当今改革的方向,只有这样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潜能,将改革引向更高层次。另一方面,校长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提出独到的见解,能根据实际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一个没有现代的教育管理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的校长,是无法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的,是无法带领教师开拓创新的,是无法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办学特色的。只能是教条、经验地管理学校,只能是上级文件、政策、法规的机械执行者,不可能鼓动、激发教师的创造冲动和工作热情,也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因此,校长应该是一所学校的实现现代教育的发动机,应该成为师生的精神领袖。
第三,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校长应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校长应运用法律的准绳来管理学校,约束学校行政,完成教育教学管理任务。校长具备法律意识是依法治教的需要,而依法治教是国家和国家机关运用法律手段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培养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依法治教是学校运用法律手段对教育事业的管理。通过教育立法,使学校权限明确,同各方面关系更加协调,内部职责更加分明,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更可以调动各方面力量依法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的规章制度不仅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且还要有先进的法律理念作指导。校长应具备在推行依法治校时,关心教师和学生的权益,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以育人为重,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价值和素质。善于利用法律知识建立制度管理学校是一个校长高超领导艺术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