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步:自学
“自学”指学生个体学习而言。本环节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课堂纪律以不影响别人的学习为宜。学生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并就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标注,带到互学时解决。自学环节完成后,要及时告知本组学习组长。
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对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适时点拨指导;自学环节完成时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
(二) 第二步:互学
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互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1、对学生的要求:首先通过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力求解决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互学的过程,既是解决自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2、对教师的要求:基本上等同自学环节的要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小组学习问题的跟踪调查,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
(三) 第三步:组内交流,班内展示
“组内交流”指小组内由学习组长组织的展示,组员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汇报;“班内展示”指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一般由教师组织,当然也可以由学生代表组织。
1、对学生的要求:展示要体现“四性”: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生性。即从展示的内容上来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者易错点、重点、难点、焦点等问题;从展示的分工上来讲,要避免精英展示,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个体需要,增强自信心,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从展示的方式上来讲,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难求助、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等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从展示的价值体现上来讲,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
展示学生要提前进入预定位置;展示者准备要充分,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展示要声音洪亮,语言规范;展示者要肢体语言,板书要迅速、工整规范。
听展者的站位要合理,前后由低到高,保证全员观看、听展;坐要端正,站要直立,要做到拥而不挤;听展要认真、不插嘴、不私下议论;要根据展示及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做好即时性巩固及前置作业的整理。
2、对教师的要求:组内交流时,教师进行适时引导点拨;及时评价各小组同学展示的情况;在备课中要针对有关问题做相关的预案准备,以便能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
(四)第四步:知识达标,总结反馈
通过前面的小组学习与展示,学生整理学案而后教师组织达标测评。
1、对学生的要求:整理学案,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梳理;结为对子的两名同学相互检查,狠抓重难点、疑点的落实;让学生养成学思结合的好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感悟、不断提升。
2、对教师的要求:教师根据导学案最后的测试题组织小对子、小组长检查或抽测;教师要进行学情调查,了解整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并进行反馈矫正及强化练习。
“小组合作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概括地讲有六个支撑:前置作业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小组合作互助定成败;自学、互学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学情调查是教学起点;展示、反馈、评价是基本手段;达标测评是学习效果的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