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包办是教师教学的最大失误,依赖是学生学习的最大的敌人,包办和依赖是束缚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桎梏。解放教师,解放学生,需要教育工作者打破桎梏,走出一条崭新的路。“教学案”是教和学的最佳结合点,能够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通过一种载体进行优化组合,使学生从纷繁芜杂的教辅资料中解脱出来,使学生的预习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使教师从单兵作战和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学案的研究,提出一系列基于“教学案”的自主学习型教学策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 教学案 自主学习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沂北中学是灌云县有一定知名度的农村中学,在市大力推行 “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的形势下,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初三和初一、初二实行两条腿走路,即初三根据教师个人特征,自主选择教学方式,初一初二务必采用小组合作模式。目前出现两种症状:一方面,初三教学注重学生成绩,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导致学生学习被动接受学习,致使学生缺乏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意识,课堂教学没有活力,缺乏生机。另一方面,初一﹑初二课堂教学虽然有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学生自主了,教师却成了旁观者、局外人,教学中出现了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的教辅用书繁多且闲置浪费。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如何才能少教多学呢?我校提出了以教学案为载体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学案”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将课堂教学模式转向以学中心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课题概念界定:
教学案是指由教师课前集体设计的,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为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探究活动的一种载体。“教学案”是教和学的最佳结合点,能够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通过一种载体进行优化组合,使学生从纷繁芜杂的教辅资料中解脱出来,使学生的预习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使教师从单兵作战和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教学案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建构
(一)“教学案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霸占课堂,滔滔不绝,学生被动跟班,亦步亦趋,缺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土壤,不少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一注不断地增长着的资本,一个人自己毕业都将从它那里得到利息。”在使用教学案的课堂里,教师只能是“导演”,学生才是“演员”,导演只能在幕后指挥、调整、指导、帮助,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罗杰斯以存在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提出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独立人格、具有创造能力且能适应时代变化的新人。为了促进学生人格的充分发展,教师必备四种态度品质:(1)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2) 真实(realness)或真诚(genuineness)或表里一致(congruence)。它是指师生关系中的坦诚如实,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3) 尊重(reward),也称接受(acceptance)或认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重视学生的情感,欣赏并赞扬学生的优点,同时也宽容其缺点,维护学生的尊严与爱好,相信学生能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4) 理解(understanding)。罗杰斯所指称的"理解"是一种对他人设身处地的理解,是从他人的角度来理解他人。教师只有以这些态度品质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才能免除学生种种精神上的威胁和挫折才可能使学生的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得以自然地表现。
(3)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它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组成。元认知知识是学习成功的前提,是促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关键。元认知体验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强化学生对认知活动和自我意识,自我体验,使学生从意识到行为都主体化,有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元认知监控是认知主体主动控制自己的认知活动,灵活地选择学习策略。
(二)“教学案制”教学模式的建构
以教学案为载体的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教互动、少教多学”为基本原则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的着眼点是 “以学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相处,相互尊重,教师为学生主动发挥潜能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形成交流互动的课堂氛围,营造出“教是为了不教”的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局面。
四、基于“教学案”的自主学习型教学策略
通过大量的教学案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初步形成以下基于“教学案”的自主学习型教学策略:
1.超周备教学案策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发挥备课组力量,集思广益,提前一周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提前1-2天发放教学案,合理调配各科时间,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教学案”要避免学生走弯路,费时耗力。“教学案”应鼓励学生在自学中探索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又反过来促进老师的教学。通过教学案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育学生的养成能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
2.问题分解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如果提供较为充分的能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知识作为引导材料,学生对新知识就理解容易并能够充分地消化和吸收,较好地实现知识的迁移,促进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学难点的解决。为此教师在教学案中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阶梯式推进,化难为易,重视设置克服难点的情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适中难度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主动攻克难点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