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简论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思想
简论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思想
来源:互联网 sk005 | 王 峰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社会救济    思想    论述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三)慈善观念
慈善观念作为传统的救济思想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官方的(消极和积极)救济思想而言,它的作用主要在民间社会。它是传统主流文化与民间文化互相融合的结果,就主流文化来说,儒、释、道所倡导的一些思想、观念深入民间并产生积极影响。儒家思想认为,善即仁,明高攀龙说:“夫善,仁而已。夫仁,人而已。……故善者,仁而已矣。仁者,爱人而已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对慈善观念的影响力。佛教思想倡导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等劝善思想也成为民间慈善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劝善言论也不例外,道家名篇《太上感应篇》说:“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这将道家神秘的教理演变为民间通俗的道德取向,使道教的劝善去恶思想成为慈善观念的重要来源。
在中国民间乡土文化中,广大百姓在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救危助困,患难与共,乐善好施,劝善去恶”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传统博爱存善观念,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已演化成慈善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传统的救济思想融为一体,在社会救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思想的历史启示
(一)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
从中国传统救济思想基本内容和形成来看,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特定社会领域的再现。中国儒家思想中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对人性善恶的探讨,中国传统救济思想使人性本“善”思想得以弘扬和传承,是对人性本“恶”思想在特定社会领域的批判和讨伐;又使儒家思想的“致用”功能得以发挥。同时,它又积极吸收释、道的劝善思想和民间朴素的友善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救济思想的本源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的形成离不开中国主流文化的深厚土壤。
(二)中国传统社会救济一直处在尴尬、滞后的境地。
就传统社会来说,中国社会救济事业是尴尬、滞后的,其最大的桎梏是中国传统社会体制的不健全。虽然,历朝历代对此都给予了一定关注,但并没有把它放在民生高度进行思考。更没有充分重视社会救济的社会功能,也就忽视了社会救济的体制建设。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并没有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社会救济体制,中国传统的社会救济事业一直处于一种自发、自生、无序的生存状态。
(三)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缺乏健康的社会生态环境。
在中国传统社会,虽然历朝历代从未放弃社会救济事业,但是一直没有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健康的社会生态体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缺乏健康的政治生态。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信仰的畸形严重干扰着社会救济事业的健康发展。第二,缺乏健康的经济生态。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小农经济的冲突,重农抑商思想造成工商业发展疲软,形成病态的经济生态,致使社会救济发展严重动力不足。第三,各种非政府组织发育不完全,社会结构不合理,民间力量不够强大,形成强势政府和弱势民间的严重对立,官府和民间社会缺乏良性互动。致使中国传统社会救济事业的生存空间极为狭小。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工程机械《工程机械》
《工程机械》杂志,于196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328/TH,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设计·计算...
新课程学习(中)《新课程学习(中)》
《新课程学习(中)》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主要围绕教学改革和实践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是一份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的指导刊物和基础...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创刊于2015,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编的西方哲学研究论文集。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以研究论文集的形式推动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专业化...
师资培训研究《师资培训研究》
《师资培训研究》是浙江省教育厅委托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主办的专门探讨教师教育与师资建设的理论性期刊。以其开放性、新颖性、理论性等鲜明特色,赢得广大读...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杂志,于197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664/V,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中州学刊《中州学刊》
《中州学刊》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1-1006/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宋明理学研...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