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求学生创造性的复述课文
创造性的复述课文是学生对语言材料吸收、存储、内化、整理和表达的过程。学生在复述之前,必须熟读课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和脉络,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改组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文的内容。复述不是背诵,不是照搬原文,而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创新。它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巩固和积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及系统、连贯的言语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符合现代的教育观。如在学习了Shorlock Homles 一
文后,我要求四个小组分别以
the young lady,Homles,Homles'good
friendDr Watson,the young lady's uncle 的身份复述课文。有一学生以the young lady's uncle 的身份在故事结尾说道:I never thought that I would be killed by the snake which I kept to kill my niece.
4、把辩论会引入英语课堂
在“唇枪舌剑”中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社会、明辨是非,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的能力。在学完No Smoking 一文后,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辩论:Smoking should be forbidden.女生为正方,男生为反方。学完A New Factory 后,我给出一个辩论话题:Do you think it's good news that a new paper factory will be built in our town?Why? 学生们为了赢得辩论,课后积极查找资料,大胆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一位同学说道:It is said that paper will be eaten in the future.So I think it's good news that a new paper factory will be built here……If so,we will have enough paper to eat.
5、转换提问角色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就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敢于逾越常规,敢于想象猜测,敢于言别人所未言,敢做别人所未做,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也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内的创造品质。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是:老师问,学生答。这种方式带有浓厚的“注入式”色彩,忽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有悖于素质教育,教学效果低。英语教师可尝试:“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提问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把竟赛、创设情景等引入课堂,利用青少年活泼、好强、好表现的特点,努力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说和做的机会,把课堂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使他们处于学习的主人的地位,使他们整个身心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他们的创造性就会在学习中超水平发地发挥。
参考书目:
李进才 “英语教学中的创造性复述”,《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 9期 ,
扬名声 刘奎林 《创新与思维》
王鸿燕 试论在新课改中营造英语课堂的和谐教学
赵桂忠 实施创新教育 优化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