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阅读有精泛之分,听、说、写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因此,要扩大学生的语言活动范围,注重课内外结合,把生活当作语言的大教材,立足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引导学生让语文走进生活,把学办事、学交往、学合作、学做人与运用语文,提高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开辟一片内化语言积累的新天地,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上一个新台阶。同时,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句及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社会已发展到了信息爆炸时代,承载传播信息重任的语言文字材料早已无法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了,任何一个人,穷其毕生精力,也只能揽取其中之一粟。语感强的人,获取信息的效率高,他所揽取的“一粟”也相对要大一点,在竞争中所拥有的素质资本当然也就充足一些。时代要求人们,必须具备高度的语感水平。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版.
2.《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2月.
3.《语感训练的思考和做法》 李珊林 小学语文教学 2003年第6期.
4.《语感论》 王尚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