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开放的数学课堂
教师应注重人文关怀,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课堂。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能够及时承认自己的过错。教师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从内心喜欢老师,实现学生和老师之间真正的相互尊重。
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课堂气氛相当热烈,教师的提问刚说完,立刻就有学生争抢着回答。可是细观之下会发现,举手回答问题的始终是班上几个优秀学生,而其他人还来不及思考。这些学生往往被老师的忽视,在课堂对话中受到老师赏识的机会远远不如优秀学生。这样的师生对话是局限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应时刻提醒自己要面向全体,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空间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周弘教授在《教你如何赏识孩子》中说过:“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树有树的美,花有花的美,草有草的美,万物各成其美,人作为万物之灵,更是如此。”③这句话耐人寻味。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与人之间应是平等的。因此,教师在课堂对话中,应从理解和欣赏的角度出发,努力发掘学生的天赋,培养他们的自信,特别是落后群体,教师应尤为关注。
四、建立多维开放的评价机智
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思路,激励学生的学习。因此我们要建立一个多维开放的评价机智,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教师的评价能滋润学生的心田
我觉得教师的评价能满足孩子内心的需要,促进学生快乐的成长。当学生获取成功时,教师一句“你真棒!”,如同一场及时雨灌溉学生的心田;当学生遭遇挫折时,教师悄悄奉上一句“相信自己,你能行!”带给学生信心;当学生获得进步时,教师一句“好样的,你比以前更棒了!”,让学生倍受鼓舞。除了在课堂上给予学生鼓舞、赏识,在课后我们同样可以润物细无声的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可以写上情感性的批语,为他们的进步时表示高兴,为他们的粗心表示遗憾。
2、同学间的评价能活跃课堂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有主人的感觉,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如:有一次,我在讲一道难题时,一位学生高高举起手来,我请她回答。她站起来,说了没几个字就讲不下去了,我没有斥责,微笑着看着她,请别的同学为她的行为进行评价。有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她很勇敢,虽然题目有些难,但她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了。”有地说:“她已经想到一部分了,可是没仔细思考完就举手了,所以才没答出来,如果多想想,我相信他肯定能行。”……同学们中肯的评价和建议消除了这位学生的尴尬,这节课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度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然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正是这种强烈的需要才使课堂教学更有生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尊重、理解、接纳、赏识的人际关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王丽霞《激发学生思维 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3
②《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出版社
③周弘《教你如何赏识孩子》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