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 要: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要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究其病因,寻找方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弱势”群体;心理健康;形成原因;策略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弱势”群体。
经过多年的带班经验,发现在班级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群体,他们默默无闻,学业平平,上课不声不响,在参加活动中常常胆小怕事,从来不敢主动参与,对班级荣辱漠不关心,也从来不惹事生非,与人无争。心理严重受挫,最终丧失信心,我行我素,同学们远离他,久而久之性格显得趋于孤僻内向。仿佛班级中有他们不多,没有他们不少,成了可有可无的被遗忘的角落。针对这“弱势”群体学生心理行为,班主任该如何教育好这部分学生,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呢?我与大家做肤浅交流。
一、漠然型(又称为“封闭型”)1.典型个案
侯朱芊,女,13岁,四年级时的插班生。记得刚进校时,我发现她上课眼睛直盯着黑板,从来不举手发言。同学们读书时,她总低着头,听不见读书声。班级举行活动时,同学们欢呼雀跃,她虽有参加,但独自坐在教室一角,不笑不闹。同学们在背地里叫她“傻大姑”。有时个别男孩儿欺负她,她也从来没吱声。
2.个案背景材料
(1)这孩子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她在家中是老大,下面有俩妹妹,放学回家要干家务和照顾妹妹。(2)进校前在偏僻山村读过书,由于学校教学质量差,常用本地方言教学,造成她听普通话很困难,很难与同学们交流。(3)性格内向,学习基础差外加听不明白老师的话,造成她越来越孤僻的个性。(4)小时候有次大病使得她大脑受伤,记忆力下降。
3. 策略:倾力关注,感受成功
像侯朱芊这样的学生,由于外因与内因的双重作用,造成智力、行为、个性等方面与其它孩子产生差距,但她顾家,懂得照顾妹妹。因此我们对她不能有过高的要求,只能无条件的随时对她积极的关注。首先常与她交流,让她听明白老师的话,上课时多问问她听明白了没有;活动时把她请到同学当中,让班干部跟她交往,引导她走近同学。其次多为她营造能让她感受成功喜悦的氛围,比如上课把最易回答的问题给她,鼓励她发言。活动时也常常安排上她,如在团体拔河比赛时让她当主力,发挥她身材高大的优势。经常告诉她:你是好样的!这样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与同学的关注。从而走出孤僻,站起身来尽力投身到班级活动、学习中。通过一段时间的关注帮助,我终于在课堂上看到了她举起的手,在课外看到她与同学玩耍的身影。家长也反映她现在已经适应了听老师们讲普通话的课,学习成绩也相应提高了,她终于走出了自我封闭的空间。
二、受挫型 1.典型个案
马鑫,男,11岁。上课常趴在桌子上,不言不语,作业不做,对学校评比活动漠不关心,常常不佩带红领巾,放学总是第一个逃离教室,造成班级在学校常规评比中常被扣分。对于老师批评、同学的指责却无动于衷,亦无反抗的言行。
2.个案背景材料
原来他在乡下读书时曾是个很调皮的孩子,好斗,常与同学打架,一次把一同学打得头破血流,学校要开除他,对方家长索赔。他被父母狠狠打了几次,让他永远记住。他记住了,但也失去了张扬的个性。后来父亲到外地打工,他随母亲暂居城里,现在虽然不再打架,可是我行我素,对老师排斥,对同学反感,厌学,成绩极差。
3.策略:春风化雨,重塑“自信”
这是一个有灵气,心灵上受过创伤的孩子。我首先对他进行“多沟通,多谈心”。根据不同场合转变身份,比如:下课了以朋友身份邀上几位同学坐在他座位旁与他聊天,聊他喜欢的体育活动,聊他喜欢的网络游戏。在同学们东一句西一句的聊天中,他也张开口说了一两句。在对他的错误上以师长的身份进得批评指正,告诉他你是班级中的一份子,不可以随便我行我素的,要有责任感。我还让他当了值日组长,委于重任,这样他在检查同学们行为规范的同时必须自己先做好。其次与家长联手配合,统一认识,减少盲目性。再次是不失时机“借题发挥”,让他时不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重塑“自信”。比如在学校每周一次的班级各项考核评比中我班得了第一名,我在班上表扬全体同学做得好,特别谈到马鑫在评比活动中立下的大功,不仅自己做好了,还带动所有成员把班级搞好。那一刻我看到他低下了头,笑了。正像裴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春风化雨,终于使他站起来了,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三、胆小型1.典型个案
刘凯洲,男,10岁,三年级时的插班生。刚来时学习较自觉,作业完成及时,但错误率大,也从未请教老师。上课思考问题时双眉紧锁,但从没站起来发过言。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但在路上碰见老师却从不打招呼。班级活动积极参加,但总是旁观者,从来没当过“主人”。
2.个案背景材料
我与家长取得联系,知道他从小就如此,在家里也是安安静静的,自己一个人默默地玩,胆小怕事,怕回答错了被老师的责怪,被同学笑话。
3.策略:合作引线,触动心弦
这类孩子主要是因为没找到自我,不能跨越自我,导致了不自信。“合作”是让人克服心里障碍的良方。因而我先从刘凯洲身上突破缺口,以一带十,让这些“无言”群体勇敢地站起来,展示自我。于是我先把班级工作做一调整,把合作小组定为四人,学习、活动开展小组间竞赛。比如:我让每个小组做一份手抄报,作品署上组员名字。因为刘凯洲所在小组四人中,能写一手好字,于是他就担起手抄报的排版。果然,他在合作办报中显示出了潜在的能力,精心进行构图、誊写,获得了手抄报评比一等奖。再如,上课时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问题,总结最终形成的讨论结果并站起来汇报。作为学习小组长的他,踊跃发言,在一次次的体验成功中找到了自我。同时习作也取得很大进步。我及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说:“从刘凯洲身上我看到了未来的他,看到他的将来很有作为的一面。”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他站起来说了一句话:“老师,我一定更加努力!”轮流当学习小组长,让胆小怕事的学生在合作的引线下一个个站起来了。如今我班不管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学生,在课堂中不用点名举手都能站起来发言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