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二)
采取民主交流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现在很多学校的德育模式仍然是单向灌输的模式,这就极大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价值选择。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各种思想信息纷至沓来,社会环境纷繁复杂。单纯的灌式教育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认为教师是代表国家和社会与学生交流的,提倡学生民主参与教育过程,反对道德说教和理论灌输,主张用环境条件和伙伴关系促进人道德发展。我国教育者也认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教育者要把教育人与尊重人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平等民主的与教育对象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允许学生通过道德生活实践,理解道德规范和准则。使学生在这种温和的教育方式中接受德育思想。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会出现多种价值标准,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但是在良莠不齐的文化中,学生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需要德育教育者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价值引导。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价值澄清模式”,把道德教育过程看作是价值比较、澄清、选择、取向的过程,主张采取多样的活动而不是呆板的教育,给学生以充分自由的选择机会和权利。通过民主的方式给学生以价值引导,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敏感性,排除干扰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三)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大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影响青年人思想和行为的因素越来越多,变化的节奏也越来越快,社会竞争也在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处在复杂的人生舞台,面对多维的人生选择,青年心理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扰。由于很多大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没有受过什么挫折,内心承受内力比较弱,因而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比如,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因为失恋、学业、就业等问题而自杀,这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带来了不良影响,这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很多高校都已经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对解决青年的心理困惑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有的高校成效却不是很大,很多学生即使有心理问题也不愿意去咨询。所以高校要改革策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心理老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定期与学生谈话,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状态。转变学生思想观念,引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主动寻求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1] 龚海泉、张耀灿等主编: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德育卷)[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 陈万柏、张耀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 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 黄向阳主编: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 戚万学、唐汉卫主编:学校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 郑金洲主编:多元文化教育[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 沈壮海、佘双好等主编:学校德育问题研究[M],大象出版社,2010年版。
[8] 郑永廷主编: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王学风:论多元文化与高校思想教育改革[J],思想教育研究,2004(12)。
[10] 梁晋: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
[11] 王锐:多元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研究[D],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