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多元文化作为当代世界文化的一种发展潮流,多元文化的发展为高校
德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高校德育发展带来了挑战。多元文
化的发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但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一
些负面影响,比如大学生政治信仰淡漠、大学生理想信念世俗化、大学生价值取
向个人化、大学生道德失范等现象。高校德育者要坚持德育内容的主导性与多样
性的统一、采取民主交流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咨询
辅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大学生 高校德育
多元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种发展潮流,其存在和发展必定有它的内在合理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历史必然。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拓展大学生的思维。然而多元文化的冲突,尤其是中西文化冲突及西方敌对势力采取的西化政策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这就给处在文化前沿的高校德育带来了种种挑战。如何使大学生在多元文化冲突下分辨是非、把握方向,坚持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这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德育的重要课题。
一、多元文化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交流融合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极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对社会的理解能力都大大增强。在多元的文化下,站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汇点上,学生对思想道德的关注重心不断扩大,致使他们的认知领域和认知外界思想道德现象的敏感程度和接触的广度都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多元文化的存在还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价值取向,赋予了个人更多的自由和更丰富的精神世界,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进而使社会更具有活力。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多元文化的发展潮流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多元文化也必然导致价值取向多元,一些大学生在多元价值观面前缺乏分析判断能力,对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淡薄,从而引起价值观、理想信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混乱,给学生个人及社会带来冲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政治信仰淡漠。当代大学生在政治立场与政治观点上基本正确,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上与主流保持一致,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主流是健康的,但是大学生政治信仰也呈现出了一些不和谐的成分。比如一些大学生对政治关心不够,态度比较冷漠。在政治信念上,大多数同学入党动机是为了就业和升迁,少数同学是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在对待共产主义的态度上,有部分同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优于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盲目崇拜。可见,西方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的涌入,促使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信仰模糊、价值扭曲的问题。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世俗化。当代一些大学生受世俗观念的影响,人生理想出现了盲目化、物质化的特点。一些学生对人生理想缺乏科学的规划,人生目标不明确,走一步看一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的人把人生目标视为对生活的享受,而不是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他们安于舒适安稳的生活,回避风险,不愿挑战人生。还有不少学生认为,现在的社会就是个关系社会,没有关系是很难成功的。近几年来,社会上的一些媚俗因子不断敲打着中国人的神经,当今社会上存在的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让一些大学生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成功观。使大学生在人生理想的树立上,也呈现出了世俗化的一面。
(三)大学生价值取向个人化。由于受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个人化倾向明显。一些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看重个人利益、个人目标的实现,而缺乏奉献和合作的精神,忽视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团利体发生冲突时,部分同学会不自觉的向个人利益倾斜。这一价值取向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所奉行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服从集体利益的价值取向是格格不入的。这种个人化倾向势必会造成社会的混乱,不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个人化需要引起高校德育教育者的广泛关注。
(四)价值冲突导致大学生道德失范。多元文化的发展给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使置身其中的大学生价值选择和价值比较的机会增多,因而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也出现多元化的趋向。对大学生而言,由于失去了一个明显的文化权威和价值评判标准,所以,当纷繁复杂的各种言论、行为向学生们走近的时候,不少大学生缺乏明辨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导准,导致他们在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上十分矛盾。从而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的现象。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增多,校园内打架斗殴,偷窃、抢劫事件频发;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表现为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学生诚信观念缺少,考试作弊,证书作假、代考现象增多;大学生恋爱道德失范,有的大学生为了填补内心空虚,谋求物质利益而去恋爱,过度放纵自己的行为,校园内的恋人不雅行为随处可见;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有些大学生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信息,散播虚假信息,恶意制作传播病毒。这些道德失范现象学生自身及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对策多元文化的发展使高校德育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由简单变为复杂、由稳定变得多变。高校一向是各种文化的集散地,多元文化在此交流碰撞会直接影响师生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所以要与时俱进对高校德育进行改革,及时修正学生不合理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
(一)
坚持德育内容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各种文化良莠不齐,必须分清主次,保持社会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这就要求在高校德育中坚持德育内容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德育内容的主导性就是在德育中能起主导作用、决定教育方向和性质的内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德育的内容就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一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要坚持和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二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德育的中心内容;三是要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现代德育的主旋律。四是在开展德育过程中,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根本原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政治信仰,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在坚持德育内容主导性的同时,也要坚持多样性的德育内容,以丰富和发展主导性的德育内容。一是要弘扬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民族传统美德;二是借鉴西方社会有利于我国德育发展的优秀文化;三是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的新成果。只有不断吸收现代科学文化新成果,高校德育才会增强现代性、科学性,才会与社会发展同步,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四是要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内容的教育,使学生继承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优秀的革命优良传统。引导学生在多种价值选择中做出正确的符合社会利益的价值选择。
1/2 1 2 下一页 尾页